-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作果实催熟剂,故A正确;
B.聚乙烯薄膜无毒可用作食品包装,故B错误;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故C正确;
D.蛋白质在人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D正确.
故选B.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故选B.
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乙烯,其原理为:
CH3CH2OHCH2=CH2↑+H2O
若温度过高时,乙醇可被浓硫酸脱水炭化生成单质碳而使溶液常常变黑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提供的试剂是(可重复使用)
①品红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溴水
B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填序号,下同),C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E装置中现象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碳具有还原性,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2)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溴水,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溴水褪色检验乙烯,因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II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
故答案为:①,②;
(3)C装置用NaOH溶液除去SO2,D装置用品红溶液确认SO2已除净,E装置用溴水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验证SO2是否完全除尽;溴水褪色;
解析
解:(1)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碳具有还原性,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2)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用溴水,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在检验乙烯之前用NaOH溶液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溴水褪色检验乙烯,因装置I用来检验SO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装置II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
故答案为:①,②;
(3)C装置用NaOH溶液除去SO2,D装置用品红溶液确认SO2已除净,E装置用溴水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验证SO2是否完全除尽;溴水褪色;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g•cm-3,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混合液体反应复杂,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及乙烯具有不饱和性.下列理由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了如图二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__,B中的试剂为______.
(4)丙同学经过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__;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前后溶液的酸性变化,原理是:______.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填选项).
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正确答案
解:(1)乙醇消去生成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碳,并且可以进一步反应,C+2H2SO4CO2↑+2SO2↑+2H2O
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与Br2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所以BC正确,故答案为:BC;
(3)A装置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去反应生成的SO2和CO2,B装置盛有品红溶液目的是为了检验SO2是否除尽;
(4)溴水中的溴与反应生成的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密度大于水在试管底层为油状物质;根据取代反应的原理,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
故答案为:试管底层有油状物质生成;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
(5)实验后的烧瓶温度较高,为防止炸裂烧瓶,不能向烧瓶中加入水,要自然冷却烧瓶至室温,烧瓶中含有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不能随便倾倒,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故答案为:D.
解析
解:(1)乙醇消去生成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
(2)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碳,并且可以进一步反应,C+2H2SO4CO2↑+2SO2↑+2H2O
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与Br2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所以BC正确,故答案为:BC;
(3)A装置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去反应生成的SO2和CO2,B装置盛有品红溶液目的是为了检验SO2是否除尽;
(4)溴水中的溴与反应生成的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密度大于水在试管底层为油状物质;根据取代反应的原理,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
故答案为:试管底层有油状物质生成;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必然生成HBr使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
(5)实验后的烧瓶温度较高,为防止炸裂烧瓶,不能向烧瓶中加入水,要自然冷却烧瓶至室温,烧瓶中含有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不能随便倾倒,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故答案为:D.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证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①如图上所示,I、Ⅱ、III、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I______,Ⅱ______,III______,Ⅳ______.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②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③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
④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______.
⑤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利用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2):①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的检验应放在排除SO2的干扰后进行,选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再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A;B;A;D;
②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存在影响乙烯的检验,故检验乙烯时应先除去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
④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故答案为: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⑤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乙烯,
故答案为: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
解:(1)实验室利用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2):①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的检验应放在排除SO2的干扰后进行,选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再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A;B;A;D;
②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存在影响乙烯的检验,故检验乙烯时应先除去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
④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故答案为: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⑤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乙烯,
故答案为: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在3种有机物 ①CH2=CH2、②CH3CH2OH、③CH3COOH中,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俗称“酒精”的是______,属于食醋主要成分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水平标志;乙醇俗称酒精,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
故答案为:①;②;③.
解析
解: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水平标志;乙醇俗称酒精,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
故答案为:①;②;③.
下列不是乙烯用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塑料)、乙丙橡胶、聚氯乙烯(塑料)等,故A不选;
B.乙烯易燃不能做灭火剂,故B选;
C.乙烯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故C不选;
D.乙烯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故D不选.
故选B.
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天然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原因,故A错误;
B.因乙醇是常有的有机溶剂,则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故B正确;
C.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来吸收乙烯,达到保鲜目的,故C正确;
D.从石油中可以获得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故D正确;
故选A.
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当温度升至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甲同学认为达到了实验目的.乙同学仔细观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在170℃超过后生成气体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由此他推出,产生的气体中应有杂质,可能影响乙烯的检出,必须除去.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认为达到实验目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乙同学观察到的黑色物质是______,刺激性气体是______.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体的存在就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______.
(3)丙同学根据甲乙同学的分析,认为还可能有CO、CO2两种气体产生.为证明CO存在,他设计了如图乙过程(该过程可把实验中产生的有机产物除净),发现最后气体经点燃是蓝色火焰,确认有一氧化碳.
①设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
②浓溴水的作用是______,稀溴水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溴水中的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即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
(2)乙同学仔细观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把乙醇氧化成碳,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SO2+Br2+2H2O=H2SO4 +2HBr,故答案为:C;SO2;SO2+Br2+2H2O=H2SO4 +2HBr;
(3)①乙烯易溶于溴水中,装置内的大气压与外面的大气压有一定的差值,设计装置a可防止浓溴水倒吸到制乙烯的反应容器中,故答案为:安全装置,防倒吸;
②溴水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溴被二氧化硫中+4价的硫还原成-1价的溴,+4价的硫被溴氧化成+6价的硫,溴水褪色;乙烯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可检验乙烯的存在,二氧化硫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故答案为:吸收乙烯、二氧化硫气体;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解析
解:(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溴水中的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即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
(2)乙同学仔细观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把乙醇氧化成碳,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SO2+Br2+2H2O=H2SO4 +2HBr,故答案为:C;SO2;SO2+Br2+2H2O=H2SO4 +2HBr;
(3)①乙烯易溶于溴水中,装置内的大气压与外面的大气压有一定的差值,设计装置a可防止浓溴水倒吸到制乙烯的反应容器中,故答案为:安全装置,防倒吸;
②溴水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溴被二氧化硫中+4价的硫还原成-1价的溴,+4价的硫被溴氧化成+6价的硫,溴水褪色;乙烯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可检验乙烯的存在,二氧化硫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故答案为:吸收乙烯、二氧化硫气体;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钠能和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所以不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故A错误;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根据分液漏斗的使用原则,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水先从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分液漏斗的上端倒出,故B错误;
C.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因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溴水褪色,故C正确;
D.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应先加入浓溴水,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可与甲苯反应而褪色,进行鉴别,如果先加高锰酸钾,己烯和甲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