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54.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

55.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56.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57.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S2 S3

解析

果树林下光照较弱,适合光补偿点较低的植物生长。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光饱和点较高。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对于适合在弱光下生长的植物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低。

易错点

不理解图解意思。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和ATP ①②③

解析

光反应的产物为[H]和ATP;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 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可能是光反应已基本饱和、暗反应已基本饱和,或二者已基本饱和。

考查方向

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解题思路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而暗反应进行也促进光反应进行。

易错点

对于光合速率没有改变理解不完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核酸、蛋白质

解析

叶绿体中有机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去路。

解题思路

在叶绿体内ATP可用于叶绿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易错点

认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形成有机物。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基质中 葡萄糖 葡萄糖和果糖

解析

淀粉合成场所位于叶绿体基质,根据图示,叶绿体膜上存在六碳糖载体,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六碳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

解题思路

从图示可知,TP有合成淀粉,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六碳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易错点

注意看清图示表示意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5.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成熟香蕉中含有较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淀粉被消耗,加入碘液不产生蓝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染色剂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7.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C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错误;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但色素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加入多于10mL乙醇,C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消失,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注意色素提取和分离的试剂使用、实验材料的选择、滤液细线画法。

易错点

注意CaCO3和二氧化硅的使用目的。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21.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郁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强光下叶绿素变窄,类胡萝卜素变宽,说明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增加,有利于抵御强光照,AB正确;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C正确;画滤液细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需画2-3次,保证色素的含量,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图中信息的提取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为了研究2 个新育品种 P1、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30.图1 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 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的释放量。

3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 与C5 结合生成 ,消耗的C5 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3.由图可知,P1 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 ;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

34.栽培以后,P2 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光照强度、CO2 浓度 O2

解析

:净光合速率指的是在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的释放量,氧气释放量越多,说明净光合作用强度越高.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净光合速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净光合速率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3 C3

解析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生成五碳化合物、有机物.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碳循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H]和 ATP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解析

图中P1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H]和ATP 用于暗反应,同时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参与光合作用的酶,所以其光合作用能力最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分析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P2 光合作用能力强,但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

解析

品种2光合作用能力强,但是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作用产物少,导致P2植株籽实的产量并不高.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原因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