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
(1)图甲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__移动。
(2)由图甲可知,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mg。
(3)图乙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甲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乙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
(4)下图表示研究人员测定的该植物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连续48h温室内CO2浓度及CO2吸收速率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该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左下
(2)2;162
(3)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Ⅳ、Ⅱ、Ⅲ、Ⅰ
(4)6、18、30、42时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图表示温度、光照强度对黑藻和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 两种藻类的净光合速率(单位为molO2·mgh
)。请分析回答。
(1)黑藻在光照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________,释放的O2的场所________。
(2)图1两曲线的交点代表黑藻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衣藻的净光 合速率衣藻和黑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图2为30℃时获得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①光照强度为63mol·m
·s
时,限制衣藻净光合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
②预测35℃时两种藻类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绘制相关曲线。
正确答案
(1)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
(2)大于;30℃;不低于35℃(或不确定)
(3)①二氧化碳浓度;②如图
解析
略。
知识点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试管中色素若是分别来自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叶片和缺镁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叶片,则在光屏上形成较明显暗带的条数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科研人员利用棉花植株进行了不同实验。请分析回答:
(1)棉花叶肉细胞中,完成“光能电能
活跃化学能”转化过程的部位是________,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
(2)图1为选取至少具有15个棉铃(果实)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的棉铃,进行研究棉花去铃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可知,叶片光合速率大小与棉铃数量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其中对照组棉花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
(3)图2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4)图2中,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molO2mg-1叶绿素·h-1,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
(2)正;28
(3)酶的活性
(4)150;35℃
解析
略。
知识点
Rubisco是植物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CO2+C52C3反应。由此推断Rubisco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注:光的补偿点是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度值;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增强而加快时的光照强度,就是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植物出现光饱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分析可知,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_________,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提升 ,从而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可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5)若大规模生产优质黄瓜种苗,可利用____________原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层析液
(2)光照强度 强光下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限制了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提高
(3)丙组 叶绿素a、b含量较多 叶片对光能的捕获效率(或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
(4)减少供水
(5)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知识点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1)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单位g)变化如图一中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lh,测得其干重变化如图一中乙曲线所示。
1)图一中B点时,叶肉细胞吸收Mg2+消耗的ATP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与D点相比,A点时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特有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
2)图一中,当温度为27℃时,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g·h-1。
3)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对CO2的吸收量,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在温度恒定的密闭大棚内种植小麦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二、图三所示。
1)图二中的F点对应图三中的________点;图三中的________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2)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小麦有机物含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在研究上述生理过程的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小麦的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研究分析后发现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则图四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五曲线上的标号依次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2)5g·h-1;7g·h-1;3)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增加(或加上活性增强 )(没有顺序要求)
(2)1)h;d;2)增加;G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3)见下图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图I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作物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的示意图,图II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图I中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在A点该植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DE段和FG段CO2吸收量均下降,原因分别是 。
(2)图I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有 (填字母)点,如果白天光照一直维持在该强度,该植物能不能生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3)图II甲、乙两种植物在光照强度较低时 更具有生长优势;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如果在图中F点突然停止CO2供应,甲、乙植物细胞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BH 线粒体
前者是光照过强,气孔部分关闭,CO2进入细胞量减少,后者是光照减弱
(2) C、G 不能
白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夜晚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全天有机物的合成小于分解
(3)乙 CO2浓度、温度 下降(减少)
知识点
下列生物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