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植物细胞代谢的问题。

一、图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概要的模式图。其中,A、B、C、W、X、Y、Z代表各种物质或能量①~化学反应或过程

(1)图中产生B的反应式是 _________  。

(2)在光照适宜的情况下,适当增加[ ]________的浓度可提高 Y的产量。

(3)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③过程称为________循环

(4)如果在各种条件都很适宜的情况下,突然除去X,可以测出C5分子的含量变化是______ 。

(5)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实质原因是  _________。

二、图2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

(1)据图2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 _________ 微摩尔/分。

(2)在图2中乙处给予光照时,分析瞬间ATP的变化为 __________ ;

(3)在图2中乙处光照开始后,溶解氧浓度稍有增加,但稍后不再增加而稳定,原因________。

(4)若在图2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________ 。

(5)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_______ 。

(6)若在图2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 _______ 微摩尔。

正确答案

一、

(1)H2O    [H]+O2     

(2)[X]CO2     

 (3)叶绿体基质  卡尔文循环

(4)增加       

(5)温度影响光合酶的活性

二、

(1) 2.5   

(2)  增加

(3)由于环境中积累了较多的CO2,在光照开始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氧气释放,氧浓度稍有增加;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氧气不再释放,氧浓度不再增加。

(4) d         

(5) e

(6)750(说明:据图曲线b,净光合作用量为10微摩尔/分;呼吸量为2.5微摩尔/分,由此计算出每分总光合作用量为12.5微摩尔/分。所以1小时实际产生氧气量为12.5微摩尔/分×60分﹦750微摩尔)

解析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右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和水解均可发生在叶绿体内

B图甲结构固定的能量是输入生物圈的总能量

C由图乙可知,C3相对含量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D图乙中DE段曲线下降与图甲中的A物质密切相关而与B物质无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即拟南芥植株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捕获更多的光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避阴反应有利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更多的远红光

B发生避阴反应时,拟南芥的性状和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发生避阴反应的拟南芥种群在垂直结构上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D避阴反应说明拟南芥可感受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即拟南芥植株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使叶片到达阳光充足的地方,捕获更多的光能,而不是吸收更多的远红光,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错误;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是对环境的适应,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性状和基因频率并没有改变,而是部分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种群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而不是种群内部的变化,C错误;远红光是物理信息,拟南芥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功能,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拟南芥可发生避阴反应,即拟南芥植株被其他植株遮蔽而处于阴影中时,可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富含远红光的光,进而伸长节间和叶柄,捕获更多的光能。这是对环境的适应,光属于物理信息。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种群的在空间分布情况。

易错点

生物进化或基因突变即存在自然选择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教师点评

通过拟南芥的避阴反应,考查相关生物与环境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I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

(1)在ab段,I组植株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多选)。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         

D.线粒体内膜

E.线粒体基质

(2)该植株在点_______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I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_______________移。

(3)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4)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两组相比,此时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____Ⅰ组植株。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该实验结果,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净光合速率测量指标是二氧化碳吸收量,单位为克/小时,光照强度维持d点强度2小时,植物I积累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克。

正确答案

(1)ACE

(2)c        左

(3)高

(4)A      Ⅱ组植株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说明Ⅱ组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I组,且d点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I组

(5)在dg对应的时间段(约下午l:30—3:30)进行遮光处理

(6) 0.68 

解析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B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D②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促进③与C5的结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可以不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光照强度为c时,该细胞有机物积累量为零

D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8个单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0.我校高三(6)班生物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叶片,进行了一组实验(假设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在单位时间内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由图1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             的影响。

(2)若B植物在b点时,图2中的A物质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将会          (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

(3)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 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       mg/m2·h。

(4)研究小组还发现NaHSO3能增加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29.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科研人员探究了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        和      。

(2)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①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

②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向装置甲、乙中分别                              ,丙组充入相同体积的21% O2作为对照。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幼苗应生长良好且长势一致;

b.                                                。

正确答案

(1)植物类型(或植物种类)      CO2浓度       O2浓度

(2)③充入相同体积的4% O2和50% O2

讨论:b.进行平行重复实验(或每组需用多株玉米幼苗进行实验)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利用15N标记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②给水稻提供14CO2,则在其根细胞中有可能同时出现14C2H5OH和(14CH2O)

③利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含15N的大肠细菌,所有子代大肠细菌的DNA中都有14N

④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A有0项

B有一项

C有两项

D有三项

正确答案

C

解析

依次分析:利用15N标记丙氨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应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上均有放射性,①项说法不正确;给水稻提供14CO2,合成14C的有机物可运到根部,用以无氧呼吸,则在其根细胞中有可能同时出现14C2H5OH和(14CH2O),②项说法正确;利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含15N的大肠细菌,DNA复制时子链都含14N,也就是所有子代大肠细菌的DNA中都有14N,③说法正确;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主要在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④说法错,故不正确的说法有两项,选C。

考查方向

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植物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NA的复制、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同位素示踪法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蛋白质的合成、植物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NA的复制、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同位素示踪法等知识分析四种说法,找出不正确的几项。

易错点

易只考虑光合作用而忽略有机物的运输认为②说法也错误。

教师点评

难度较大。

知识点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DNA分子的复制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