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2.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依题意①和②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可在有些原核生物体内发生,而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和叶绿体,故A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转移储存在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故B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H2O中的氧全部形成O2,故C错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产生的 [ H ] 前者是NADH,后者是NADPH,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一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先读题目判断①和②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再依据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各逐项分析。
易错点
因对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认识不全面而易误选A。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6.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 Ⅰ.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水稻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过程①的场所是 ____,过程②中[H]来自于____(细胞结构)。如果某一时段内过程①产生的O2没有释放到细胞外,说明该细胞的生理状态是 _____ 。
Ⅱ.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测得最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取等量水样分装于6对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随A→E逐渐增强),分别在24小时后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 mg/L的原因是 _____;该瓶中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02量为 ________ 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_______mg/L·24h。如果白天12小时,晚上12小时,则光照强度至少为______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一昼夜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正确答案
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呼吸速率)大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
Ⅱ.(1)黑瓶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生物呼吸消耗氧气 7
(2)21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下图1表示叶绿素分子以其侧链插入到生物膜结构中。日光是由波长390-770nm的光组成的混合光,其中每种单色光波长分别为:紫390-430nm、蓝430-470nm、青470-500nm、绿500-560nm、黄560-6000nm、橙600-650nm、红650-770nm。为测定叶绿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可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原理如图2所示。
(1)据图1所示叶绿素分子化学结构分析可知,叶绿素 ____(“是”或“不是”)蛋白质分子,图1所示的生物膜为 __________。
(2)经实验测得数据,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图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叶绿素a主要吸收 ______ 颜色的光。
(3)有同学认为仅根据吸收光谱图并不能判断哪些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最有效,为了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及用具:水绵、好氧并可以游动的细菌、三棱镜、白色光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①取一些好氧并可以游动的细菌放在一条水绵的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
②将临时装片置于__________的环境中。
③将_________的光投射到一段水绵上。
④观察 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某同学画出了水绵的作用光谱(由在不同波长光的作用下的光合效率绘制成的图像称为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如图4所示,两者不完全吻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是 类囊体薄膜
(2)红和蓝紫
(3)实验步骤:②黑暗无空气 ③通过三棱镜 ④水绵不同部位聚集的好氧细菌的多少 实验结果及分析: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除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等其他色素,作用光谱反映的是这些光合作用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