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26.Ⅰ.右图为光照强度一定时,大豆植株在
不同02浓度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由图可知,随着O2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
对CO2的吸收速率逐渐( ),这种影响在外界
CO2浓度较( )时,对大豆的生存威胁更大。
(2)实验表明:在强光下,O2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
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使其产
生的( )减少,暗反应随之受到影响。
(3)综上所述,要提高大豆的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
条件是较高温度、适宜光照、较高( )和较低( )等。
(4)为了验证上述氧浓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同学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的叶片状况、实验时间、 等要一致,以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的影响。
②预测实验结果:随着氧浓度的升高,红色液滴将向_______(“左”或“右”)移动,并且移动速度逐渐_________。
Ⅱ.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是由于体内血糖浓度下降,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而引起的。机体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_________和垂体,以及内分泌腺中的肾上腺、胰岛和( ) 等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 )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引起全身颤抖;另一方面通过( )方式,减少热量散失,导致面色苍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Ⅰ下图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
实验材料和用具:
20mL移液管、20W、50W、100W和2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水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4。在瓶中各放入一烧杯一定浓度的NaHC03溶液。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水草分别放入1-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20W、50W、100W和2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并观察。
④在每过10min读出移液管的刻度。共记录数据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实验的名称是( ),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是 ( )(至少答出两种)。
(2)在20W时,记录的数据接近于0的原因是( )。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里绘制柱形图。
(4)若想确定水草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 。
(5)叶肉细胞中氧气产生部位和利用部位分别是 ( ) 。
Ⅱ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该结构可能由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形成。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使突触后膜具有产生_________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甲图表示在~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转化过程,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将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桂花幼苗40株,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进 行不同遮光处理后,适宜条件下培养90天,测定部分生理指标如下。
请回答:
(1)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
(2)水在光反应中生成________。
(3)提取光合色素时,可加入丙酮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是:________ 组处理对桂花幼苗生长最有利。
(5)光合速率除与叶片水分含量、光合色 素含量有关外,还与________因素 有关(写出一个即可)。
(6) 测定完成后,去除相应的遮光装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净光合A率,结果如右图。A组净光合速率大幅 提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下列有关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
(2)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 )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 ) 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
(3)研究发现,在其他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时,植物根系部位土壤相对缺水是导致气孔关闭的主要因素。请据此推测图中C.D两个点对应的时刻中,( )时刻根系部位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
正确答案
(1)19:30(或E)
(2)B点(或10:00);C点(或12:00)
(3)C点(或12:0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的大门,下列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对下列相关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发现了卡尔文偱环,他因此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控制光照的有无。
(1)卡尔文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 ( )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
(2)卡尔文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卡尔文偱环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3)为了保持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某一状态,卡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水浴中处理,其目的是使 ( ),导致化学反应停止,然后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 ( ) 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
(4)科研人员对水稻进行了产量与播种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表:
①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要获得最高的水稻产量,在播种时应该做到 ( ) 。
②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外界因素分析,播种量大于120 kg·hm2时水稻产量下降的原因有 ( ) 。(写出其中两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以某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单位:μmol CO2·m-2·s-1),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此植物在黑暗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此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的CO2参与光合作用的 阶段。
8.在5℃条件下,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均较低,其原因是
。
9.在40℃的光照条件下,此植物叶肉细胞中有机物的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其原因是 。该条件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 μmol CO2·m-2·s-1。
正确答案
(1) 二 线粒体的基质 暗反应
解析
细胞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分解丙酮酸产生CO2,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相关知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不准确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正确答案
(2)温度较低,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都很低(2分)
解析
温度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都很低,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均较低。
考查方向
考查酶、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联系不到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3)增加 在温度为40℃时,此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0(或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积累(2分) 2.0(2分)
解析
图中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曲线代表净光合值,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速率,读图可知在温度为40℃时,此植物净光合速率大于0,因此有机物量在增加;该条件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从曲线读得数据即1+1=2μmol CO2·m-2·s-1。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曲线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图,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速率,综合题目所问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净光合作用的曲线理解不到位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