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共393题
49.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V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V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
(3)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_________中。
(4)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此时测得光合速率为吸收CO245mg/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率7.0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50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mg。
正确答案
(I)RNA聚合酶
(2)细胞核、叶绿体基质 核糖体、叶绿体基质
(3)光 叶绿体基质
(4)190.9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假设某农田只存在农作物→农业害虫—青蛙一条食物链,图甲表示自然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 示,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部分)。須乙表示在其他条件适宜时,温度对该农作物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的影响(A曲线表示光合作用同化能量的相对值,B曲线表示呼吸作用消耗能 量的相对值)。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流经 该农田的总能量为_________代表流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均用图甲中字母表示)
(2)适宜条件下,温度为T3时,流经该农田的能量相对值为_________,该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
(3)适宜条件下,温度为T4时,该农作物的a+c+d的相对值总量为_________
(4)T3-T4时间段,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1+b1+c1+d1 a2
(2)8 T2
(3)0
(4)催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①为了解决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源问题,卡尔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
②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③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
⑤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⑦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⑧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为研究盐碱地区不同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研究人员采用测定叶绿素含量、灰分(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含量、叶细胞质壁分离等指标,综合分析花棒、胡杨、枸杞3类树种的抗盐上限和耐盐能力大小。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3类耐盐碱树种叶绿素、灰分、叶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1)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基础,主要吸收 ( )光。与非盐碱地树种相比,长期盐碱胁迫对花棒、胡杨、枸杞的影响表现在叶绿素(a+b)含量变( ),( )比例失调。由此推断,盐碱会对光合作用起( )(抑制/促进)作用。
(2)根据表中质壁分离数据分析,三类耐盐碱树种中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的是( ),这三类耐盐碱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 )。
(3)耐盐碱植物包括泌盐植物和非泌盐植物。胡杨属于泌盐植物,流出的胡杨碱含盐量高达560-720g/L,因此叶片灰分含量只有87.1 g/L;而非泌盐植物因无盐分排出,叶片的灰分含量很高。由表中数据可知,3类树种中属于非泌盐植物的是( )。因此,在盐碱地上造林时以选择( )(泌盐/非泌盐)植物为佳。
正确答案
(1)红光和蓝紫光 低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抑制
(2)胡杨 胡杨 > 枸杞 > 花棒
(3)枸杞 非泌盐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7.彩叶玉簪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同林植物。某研究小组将两种初始生长状态相同的彩叶玉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30天后。测得部分生长指标如下表,另一小组将金鹰玉簪培养在50%全光照的自然条件下,测得一天中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如下图中曲线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CO2进入植物细胞后被利用的部位是( )。如果将黄金叶玉簪从全光照下移至30%全光照环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的含量将 ( )。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条件下更有利于金鹰玉簪的生长,( )玉簪更适合栽种在光照很弱的荫蔽环境中,它们是通过( )来增强其适应能力的,彩叶玉簪的这种特性是长期( )的结果。
(3)据图分析,金鹰玉簪在10:00~14:00时段蒸腾作用的变化是( ),在10:00~12:00时段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是气孔关闭引起的?( ),判断的依据是( )。
正确答案
(1)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 下降
(2)50%全光照 黄金叶 增加总叶面积 自然选择
(3)减弱 不是 此时段内胞间CO2浓度在增加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 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 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Cu2+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Cu2+又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科研人员以白蜡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Cu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将CuSO4·5H2O水溶液加入基质中,制成不同Cu2+质量分数的“污染土壤”,另设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选择健康且生长基本一致的植株,分别进行培养。
(2)培养几个月后,摘取植株顶部刚成熟的叶片,用_____________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进而测定滤液中叶绿素的含量,同时每月定时测定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取平均值。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在Cu2+质量分数为2.5×10-4时,与对照组相比,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增加,从而使植物吸收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重金属铜会引起叶绿体内相关的____活性改变,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片中的叶绿素a/b值逐渐_________,表明重金属Cu2+对叶片中的__________影响高于对____________的影响。
②与Cu2+质量分数为2.5×10-4相比,Cu2+质量分数为5.0×10-4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表明此时,成为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因其下降导致CO2供应不足进而光合速率下降。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Cu2+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________________,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正确答案
(1)不添加Cu2+的基质
(2)无水乙醇(有机溶剂)
(3)①光能 酶 升高 叶绿素b 叶绿素a
②气孔导度 ; 胞间CO2浓度略有上升(合理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