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细辛是一种在森林下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下图是光照强度对两种植物(甲、乙)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请据图作答:

(1)图中代表滨藜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是_________;b1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水参与反应并产生[H]的部位有_________。

(2)图中e点时,限制甲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限制乙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此时固定量较多的植物是_________。

(3)图中bl点的含义是_________。若将植物移植到缺Mg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b2点将向_________移。

(4)若探究温度对细辛叶片细胞呼吸强度的影响,则该实验需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正确答案

(1)甲;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因(缺一不可);类囊体薄膜(基粒或叶绿体)、线粒体基质(线粒体)(缺一不可)

(2)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只要有CO2浓度即给分);甲

(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答速率也可,答光合等于呼吸不得分);右

(4)黑暗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下列有关题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①代表碳元素

B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加过氧化氢酶、Fe3+及自然条件下等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相对含量

C夏季晴朗白天的正午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时,植物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趋势为①→②,三碳 化合物的含量则相反

D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则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略。

知识点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结合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甲图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还发现,不仅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番茄植株的生长也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番茄生长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与番茄果实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环境温度降低时,该物质运输速度会_________。

(2)实验二: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结果如乙图所示。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在C点突然提高CO2浓度,叶绿体内ADP含量和C3含量依次将_________和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3)实验三:若遭遇干旱,初期番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片气孔关闭,吸收CO2减少,直接影响_________过程;随着干旱的延续,番茄根细胞严重失水,可能出现_________现象,最终导致死亡。

(4)实验四: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 若M=MB-MA,则M表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光照强度;CO2浓度;激素调节;生长素;减慢

(2) B、D(缺一不可)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大量吸收CO2 (合理即给分);增加;增加

(3)暗反应;质壁分离

(4) 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1951年,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1<t2<t3<t4<t5)的光照,分析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C5化合物;淀粉。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正确答案

C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下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2为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智能温室中,根据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的条件下,测定CO2的吸收速率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②过程发生的具体部位是______,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H]在③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

(2)图2中,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

当光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1______M2。(填“>”“<”或“=”)。

(3)温度为35℃条件下,如果白天持续光照强度为1,植物______(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4)与其他温度条件相比,35℃时CO2的吸收速率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最靠右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线粒体内膜;O2 、葡萄糖   还原C3(三碳化合物)或还原CO2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不能

(4)35℃时小麦呼吸作用较强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植物代谢的问题。

Ⅰ.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将小球藻悬浮液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有无光照。

(1)实验材料小球藻属于_______(原核、真核)生物。

(2)实验时,卡尔文等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容器内注入14C 标记的CO2 ,在每个时间长度结束时,把小球藻悬浮液滴入4倍体积的乙醇中,使小球藻细胞中_______失活,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其产物,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_______的不同。

(3)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上述实验中卡尔文等是通过控制______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采用了_______等技术方法。

(4)在实验中,卡尔文等还发现,在光照下C3和C5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但当把灯关掉后,_______(C3、C5)的浓度急速升高,同时_______(C3、C5)的浓度急速降低。卡尔文等在光照下突然中断_______的供应,这时他发现C5的量积聚起来,C3却消失了,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Ⅱ.芦荟进行光合作用时,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某有机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某有机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

(1)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若白天在某时刻忽然发现芦荟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可能是由于_______(答环境因素)造成的。

(2)温室大棚中的芦荟在24:00~4:00时也有ATP的合成,原因是 _____。此过程中ATP产生的场所是_____,影响芦荟ATP合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 ,ATP的作用是_____。

(3)利用植物细胞的_______(答能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大规模生产芦荟的种苗,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4)植物体内有很多优良基因,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上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②在第_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Ⅰ.(1)真核

(2)酶  ; 溶解度

(3)反应时间  ; 同位素示踪法

(4)C3 ; C5   ;CO2

Ⅱ.(1)炎热干旱 ;温度更接近最适温度或光照增加

(2)通过细胞呼吸(呼吸作用)合成  ;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温度、氧气浓度;用于植物各种生命活动

(3)全能性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①15/16   ②三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图Ⅰ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Ⅱ、图Ⅲ分别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25℃)时,氧气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氧气量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甲结构色素进行提取时所用试剂是_______,色素分离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2)物质c不进入乙,而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反应,请写出总反应式:_______。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_______(早、晚)于外膜。

(3)若向植物提供含有标记的H218O ,一段时间后在C18O2中测到放射性,说明理由:_______。

(4)图Ⅲ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氧气的产生量,相当于图Ⅱ中在光强度分别为_______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温度为25℃时,该植物一昼夜(昼夜各12小时)积累葡萄糖_______mg。

(5)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斯时,能为该植物根细胞吸收K+提供ATP的场所有_______。

正确答案

(1)无水乙醇(丙酮或汽油);胡萝卜素

(2)C6H12O3;酶;2C2H5OH+2CO2+能量(或2丙酮酸 酶  2C2H5OH+2CO2+能量);晚

(3)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18O2

(4)2.5;225

(5)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面是科学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的实例,其中不正确的是

A32P标记一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32P的大肠杆菌并繁殖n代后,含32P的噬菌体占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2/2n

B标记的CO2进入植物叶肉细胞,有光条件下,叶绿体合成的含14C的产物全部在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C标记氨基酸,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后经细胞膜出细胞

D标记尿嘧啶,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出现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等结构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生物学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效率

B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稳定

C生物都有独立合成和利用ATP的能力

D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和促进群落中的能量流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科学家对某种植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进行培养,并测量其几项生理指标,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注: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_。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_________。

(2)与低盐相比,当盐浓度在200~250 mmo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造成_________减弱;_________显著升高,表明根_________受损,电解质外渗,根细胞失水,叶片萎蔫,_______的吸收量不足,造成暗反应受阻。

(3)研究还发现,根尖细胞脱水时,根尖细胞和萎蔫的叶片会快速合成激素_________,促使气孔关闭,叶片衰老脱落,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以适应干早的环境。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对种群产生的_________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正确答案

(1)吸收、传递、转换光能;CO2

(2)光合色素;光反应;根相对电导率;细胞膜;CO2

(3)脱落酸;变异(突变或基因重组)

解析

略。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下一知识点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