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电极为正极,Ag电极为负极

B负极电极反应式:Fe3++e-=Fe2+

C盐桥中阴离子移向AgNO3溶液

D总反应为:Fe3++Ag=Fe2++Ag+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该原电池中,根据电子的流向知,银作负极,石墨作正极,故A正确;

B.石墨作正极,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故B错误;

C.盐桥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银作负极,所以盐桥中阴离子移向硝酸银溶液,故C正确;

D.负极上银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池反应式为:Fe3++Ag=Fe2++Ag+,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铜锌原电池中,较为活泼的金属锌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铜为正极,故A正确;

B.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故B错误;

C.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为阴极,故C正确;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材料,如用活性电极做阳极,则不会在阳极生成氧气,故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德州校级月考)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并与容器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S-2e-═2Ag++S

C该过程中铝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极,银表面的Ag2S得电子,析出单质银,所以银器质量减小,故A错误;

B.正极银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银单质,正极反应式为:Ag++e→Ag,故B错误;

C.Al为负极,反应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黑色褪去是Ag2S转化为Ag而不是AgCl,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别用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根据以上事实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X做负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1可知金属活泼性是:X>Y,根据2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W>X,根据3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Y>Z,所以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为:W>X>Y>Z,Z可能是Ag或Cu.

A、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离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即氧化性越强,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为:W>X>Y>Z,所以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故A正确;

B、金属的活动性为:W>Y,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故B正确;

C、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为:W>X>Y>Z,Z可能是Ag或Cu,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没有Cu析出,故C错误;

D、金属活泼性是:X>Z,所以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X做负极,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该原电池中,铜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生成铜单质,故A正确;

B.在溶液中,阳离子往正极移动,即K+移向CuSO4溶液,故B错误;

C.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铜沿导线流向锌,故C错误;

D.该原电池中,铜片为正极,发生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在铜片表面析出铜单质,没有氢气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