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 共4430题
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示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附近有大量氢氧根离子,由此得出F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F极是阴极,则电源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故A错误.
B、甲装置中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D电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E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F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生成1mol氧气需要4mol电子,生成1mol铜时需要2mol电子,生成1mol氯气时需要2mol电子,生成1mol氢气时需要2mol电子,所以转移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故B错误.
C、若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Ag,H是铜,电镀液是AgNO3溶液,故C错误.
D、丁装置中Y电极是阴极,如果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某汽车公司首次发表了Na-S电池的有关报道.其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Na+
S8
Na2S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原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放电时熔钠电极是负极,充电时熔钠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A正确;
B、原电池中电解质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即Na+向正极移动,故B正确;
C、放电时,熔钠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放电时熔钠电极作电池的负极,故C错误;
D、充电时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8Sn2--16e-═nS8,故D正确.
故选C.
(2012春•中山期末)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 2CO32-+6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燃料电池的电极可以是石墨,所以构成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能是石墨,故A错误;
B.充电时,碳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甲醇,则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阴极,故B错误;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被消耗,所以溶液的pH减小,故C错误;
D.放电时,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故D正确;
故选D.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
B.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
C.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到,故C错误;
D.金属性Cu比Zn、Fe弱,Cu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然由Cu流向负极,故D正确;
故选C.
(2015春•江苏校级期中)21世纪是钛的世纪.在800℃~1000℃时电解TiO2可制得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阴离子的定向移动可知石墨为阳极,则a为负极,b为正极,TiO2为阴极,
A.a为电源的负极,故A错误;
B.石墨为阳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电解TiO2制得钛,TiO2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TiO2+4e-═Ti+2O2-,故C正确;
D.Ti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0价,则每生成0.1mol钛,转移电子0.4mol,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