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 共4430题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放电时,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故A错误;
B.放电时,高铁酸钾得电子而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pH增大,故B错误;
C.充电时,锌极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2+2e-=Zn+2OH-,溶液pH增大,故C错误;
D.氢氧化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OH)3-3e-+5OH-═FeO42-+4H2O,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南昌校级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故①错误;
②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故②错误;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发生电能和化学能的转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③正确;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如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铜为阳极被氧化,可生成硫酸铜,故④正确;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化学反应,故⑤错误.
故选B.
以熔融LiCO3和K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解精炼铜,阴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Cu2++2e-=Cu,当电路有0.1mol e-转移反应生成铜0.05mol,如果全部是铜放电,则溶解的铜的质量=0.05mol×64g/mol=3.2g,粗铜有比铜更活泼的金属首先放电,所以溶解的铜小于3.2g,故A错误;
B、根据图示信息,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在负极上,甲烷变为氢气,氢气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H2-2e-+CO32-=CO2+H2O,故B错误;
C、假设转移4mol的电子,根据电极反应: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2+H2O,通入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负极消耗2mol的碳酸根离子,正极产生2mol的碳酸根离子,所以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不变,故C错误;
D、原电池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原电池中电极名称为正负极,电解池中电极名称为阴阳极,故A错误;
B、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正极上得电子,所以电子从负极沿外电路流向正极,故B错误;
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沿外电路流向正极,正极上有大量电子,根据异性电荷相吸原理,所以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形成铜、铁、稀硫酸原电池,正极是金属铜,该极上产生气体,故A正确;
B、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铜不能置换出铁,故B错误;
C、电镀时,镀层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正确.
D、把锌片放入盛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所以形成了铜、锌、稀盐酸原电池,原电池反应可以加速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