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能和动能定理
- 共8888题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在水平恒力F=20N的作用下开始静止运动,滑行L=0.6m后自A点脱离桌面,此时撤去拉力F,则滑块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自B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已知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0.25,AB间水平距离为2L,圆弧半径R=1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θ=106°.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桌面离地高度h;
(2)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正确答案
解:(1)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L-μmgL=
解得 vA=3m/s
滑块离开A点后做平抛运动,到B点时速度沿圆弧切线方向,由速度的分解可知:
B点的速度 vB==5m/s
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
mgh=-
解得 h=0.8m
(2)从B到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1-cos53°)=-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N-mg=m
联立解得 N=86N
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86N.
答:
(1)桌面离地高度h是0.8m;
(2)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86N.
解析
解:(1)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L-μmgL=
解得 vA=3m/s
滑块离开A点后做平抛运动,到B点时速度沿圆弧切线方向,由速度的分解可知:
B点的速度 vB==5m/s
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
mgh=-
解得 h=0.8m
(2)从B到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1-cos53°)=-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N-mg=m
联立解得 N=86N
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86N.
答:
(1)桌面离地高度h是0.8m;
(2)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86N.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0kg的滑块静止于动摩擦因数为μ=0.10的水平轨道上.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滑块由静止向右运动,外力F的功率恒为P=8.0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已知滑块滑行的总距离为s=8.0m,取g=10m/s2.试求:
(1)水平外力F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1;
(2)分析判断出滑块速度能否达到υ=4.0m/s,并说明理由;
(3)在图乙中定性画出滑块速度υ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正确答案
解:(1)由动能定理可得Pt-μmg=0,代入数据解得:t=1.0s.
(2)设滑块的最大速度为υm,则滑块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μg,滑块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有
(t1+t2)<s,
解得:m/s≈3.5m/s,所以滑块的速度不能达到υ=4.0m/s.
(3)如图所示:1.0s之前为曲线,1.0s之后为直线,最后时刻在4s~5s之间
答:(1)水平外力F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1s;
(2)滑块速度不能达到4.0m/s;
(3)如右图所示.
解析
解:(1)由动能定理可得Pt-μmg=0,代入数据解得:t=1.0s.
(2)设滑块的最大速度为υm,则滑块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μg,滑块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有
(t1+t2)<s,
解得:m/s≈3.5m/s,所以滑块的速度不能达到υ=4.0m/s.
(3)如图所示:1.0s之前为曲线,1.0s之后为直线,最后时刻在4s~5s之间
答:(1)水平外力F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1s;
(2)滑块速度不能达到4.0m/s;
(3)如右图所示.
一质量为m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静止在P点,现对小球施加一水平恒力F,小球从最低点P点运动到Q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Q点悬线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关于水平恒力F的大小及从P到Q恒力F作功W的数值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恒力F作用下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零,可知当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此时小球切线方向所受的合力为零,有:
,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动能定理得:W-mgl(1-cosθ)=0,解得:W=mgl(1-cosθ),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动能的表达式为______,其国际单位是______;
(2)动能是______,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动能是______,具有瞬时性;
(4)由动能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动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是______(填正值或负值)
正确答案
mv2
焦耳
标量
状态量
正值
解析
解:(1)动能的表达式为:Ek=mv2;单位为焦耳;
(2)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个标量;
(3)动能是物体在某一瞬间所具有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4)动能在任何情况下均为正值;
故答案为:(1)mv2,焦耳;(2)标量;(3)状态量;(4)正值.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顶端.设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斜面的高度h和底边长度x可独立调节(斜边长随之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顶端,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μmgcosθ=0-,即
,可见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增大m,物块仍能滑到斜面顶端.故A正确.
B、根据,知h增大,物块不能滑到斜面的顶端,结合
,知h=
,增大h,θ增大,则上升的最大高度增大.故B正确.
C、根据,知x增大,物块不能滑到斜面的顶端,结合
,知x=
,增大x,斜面的倾角变小,则滑行的最大距离一定增大.故C正确.
D、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恒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可能小于摩擦力的增加量,则物块不一定能从斜面顶端滑出.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一个人从0.8m高的平台上以3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求:
(1)人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2)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g=10m/s2)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动能定理得,人对物体做功 W==
J=9J
(2)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WG=mgh=2×10×0.8J=16J
(3)由动能定理得:
mgh=-
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v==
=5m/s
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cosα==
,α=53°
答:
(1)人对物体做了9J的功.
(2)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了16J的功.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5m/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
解析
解:(1)根据动能定理得,人对物体做功 W==
J=9J
(2)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WG=mgh=2×10×0.8J=16J
(3)由动能定理得:
mgh=-
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v==
=5m/s
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cosα==
,α=53°
答:
(1)人对物体做了9J的功.
(2)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了16J的功.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5m/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
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平滑相切,如图所示.一小木块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C点.已知圆轨道半径为2m,小木块的质量为1kg,水平直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0.4.(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求:B、C两点之间的距离x是多大?
正确答案
解:对于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μmgx=0-0
得 x==
m=5m
答:B、C两点之间的距离x是5m.
解析
解:对于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μmgx=0-0
得 x==
m=5m
答:B、C两点之间的距离x是5m.
一个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速度达到v,然后换成一个方向相反大小为3F的恒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回到出发点,求物体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
正确答案
解:设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发生的位移为s,由动能定理得:
Fs=mv2…①
物体在3F恒力作用下,先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返回,到物体回到原出发点时,物体的位移大小仍为s.在3F恒力作用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3Fs=mvt2-
mv2…②
由①②得:vt=2v,
答:物体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为2v.
解析
解:设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发生的位移为s,由动能定理得:
Fs=mv2…①
物体在3F恒力作用下,先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返回,到物体回到原出发点时,物体的位移大小仍为s.在3F恒力作用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3Fs=mvt2-
mv2…②
由①②得:vt=2v,
答:物体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为2v.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始终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此时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动能定理得,(F-f)(x+L)=-0,则物块的动能为Ek=(F-f)(x+L).故A错误.
B、根据动能定理得,小车的动能为fx,故B错误.
C、由功能关系得知,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L)-fL.故C正确.
D、系统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fL.故D正确.
故选:CD
如图所示,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v0从固定的粗糙斜面底端上滑至最高点又返回底端,若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用a、x、v和Ek分别表示物块加速度、位移、速度和动能,t表示运动时间.则可能正确的图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上滑的过程中加速度为,在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为
,故A错误
B、上滑时做匀减速运动,故h曲线斜率先大后小,且平均速度大,运动时间短;下滑时做匀加速运动,故h曲线斜率先小后大,且平均速度小,运动时间长;故B正确.
C、由于上滑时合外力为重力分力和摩擦力之和,加速度大小不变,沿斜面向下;下滑时合外力为重力分力和摩擦力之差,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上滑时加速度大,所以速度曲线斜率大;下滑时加速度小,所以速度曲线效率小,方向向下,为负值,且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使物块到达底端的速率变小,故C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得:,上滑时做匀减速运动,故EK曲线斜率先大后小;下滑时做匀加速运动,故Ek曲线斜率先小后大,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