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足球运动员在距球门正前方x处的罚球点,斜向上踢球射门,球刚好从门正中央横梁下边缘沿水平方向进入球网.已知横梁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h,足球质量为m,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运动员对足球做功的表达式应为(  )

Amgh

B

Cmgh+

D2mgh+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对足球踢出到球门的过程,采用逆向思维得,h=,t=,球进入球门时的速度

根据动能定理得,W-mgh=,解得W=.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则(  )

A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

B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2倍

C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

D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4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故: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如图悬挂于O点,如图9所示.第一次小球在水平力F1作用下,从平衡位置A缓慢地移到B点,θ为B点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小于90°,力F1做的功为W1;第二次小球在大小等于mg的水平恒力F2作用下,也从平衡位置互移到B点,力F2做的功为W2;则下列关于W1和W2的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W1<W2

B一定有W1=W2

C一定有W1>W2

D不能确定,由θ值的大小而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当F为恒力时:W2-mgL(1-cosθ)=,得W2=mgL(1-cosθ)+

当使小球缓慢上升时:W1-mgL(1-cosθ)=0,得W1=mgL(1-cosθ)

当F为恒力时,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v>0,则有W2>W1,即W2不比W1小.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平板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恰好和一个光滑圆弧轨道AB的底端等高对接,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kg,小车足够长,圆弧轨道半径R=0.8m.现将一质量m=0.5kg的小滑块,由轨道顶端A点无初速释放,滑块滑到B端后冲上小车.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1)滑块到达B端时,速度为多少?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经多长的时间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

(3)小车运动2s时,小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

(4)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增加的内能.

正确答案

解:(1)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

在B点:

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数据得:vB=4m/s,N=15N

有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15N.

(2)对物块和小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块:μmg=ma1

小车:μmg=Ma2

代入数据解得:a1=2m/s2   a2=0.5m/s2

当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时,两车速度相等,即:vB-a1t=a2t

代入数据解得:t=1.6s.

(3)在1.6s内,小车做匀加速运动:s==0.64m    

1.6s后,物块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v=a2t=0.8s

s′=vt′=0.8×(2-1.6)=0.32m

故2s内小车距轨道B端的距离为:s+s′=0.96m.

(4)物块与小车有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有热量产生,该过程中:

物块的位移:s1=

小车的位移:s2=

故相对位移为:△s=s1-s2=3.2m

该过程产生的内能为:Q=μmg•△s=3.2J.

答:(1)滑块到达B端时,速度为4m/s,对轨道的压力为15N.

(2)经1.6s的时间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

(3)小车运动2s时,小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为0.96m.

(4)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增加的内能为3.2J.

解析

解:(1)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

在B点:

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数据得:vB=4m/s,N=15N

有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15N.

(2)对物块和小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块:μmg=ma1

小车:μmg=Ma2

代入数据解得:a1=2m/s2   a2=0.5m/s2

当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时,两车速度相等,即:vB-a1t=a2t

代入数据解得:t=1.6s.

(3)在1.6s内,小车做匀加速运动:s==0.64m    

1.6s后,物块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v=a2t=0.8s

s′=vt′=0.8×(2-1.6)=0.32m

故2s内小车距轨道B端的距离为:s+s′=0.96m.

(4)物块与小车有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有热量产生,该过程中:

物块的位移:s1=

小车的位移:s2=

故相对位移为:△s=s1-s2=3.2m

该过程产生的内能为:Q=μmg•△s=3.2J.

答:(1)滑块到达B端时,速度为4m/s,对轨道的压力为15N.

(2)经1.6s的时间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

(3)小车运动2s时,小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为0.96m.

(4)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增加的内能为3.2J.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下面4种情况中,能使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B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8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根据EK= mV2,可知EK′= m(4V)2=16EK,所以A错误.

B、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EK= mV2,可知EK′= m(2V)2=4EK,所以B正确.

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EK=mV2,可知EK′=•2mV2=2EK,所以C错误.

D、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8倍,根据EK= mV2,可知EK′=•8mV2=8EK,所以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质量为0.01kg的子弹,以200m/s的速度射出枪口时,其动能为______J.

正确答案

200

解析

解:子弹动能Ek==×0.01kg×(200m/s)2=200J

故答案为:200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右端与竖直面内的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6m/s,将质量m=1.0kg的可看作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A端,传送带长度为L=12.0m,“9”字全高H=0.8m,“9”字上半部分圆弧半径为R=0.2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重力加速g=10m/s2,试求:

(1)滑块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

(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滑块从“9”形轨道D点水平抛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θ=45°的斜面上P点,求P、D两点间的竖直高度 h(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1)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牛顿定律μmg=ma得

a=μg=3m/s2

加速到与传送带达到共速所需要的时间

前2s内的位移

之后滑块做匀速运动的位移x2=L-x1=6m.

所用的时间

故t=t1+t2=3s.

(2)滑块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定理

在C点,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与其重力的合力为其做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设轨道对滑块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FN=90N,方向竖直向下,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90N,方向竖直向上.    

(3)滑块从B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在P点

代入数据,解得h=1.4m.

答:(1)滑块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为3s;(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为90N,方向竖直向上;(3)P、D两点间的竖直高度为1.4m.

解析

解:(1)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牛顿定律μmg=ma得

a=μg=3m/s2

加速到与传送带达到共速所需要的时间

前2s内的位移

之后滑块做匀速运动的位移x2=L-x1=6m.

所用的时间

故t=t1+t2=3s.

(2)滑块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定理

在C点,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与其重力的合力为其做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设轨道对滑块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FN=90N,方向竖直向下,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90N,方向竖直向上.    

(3)滑块从B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在P点

代入数据,解得h=1.4m.

答:(1)滑块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为3s;(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为90N,方向竖直向上;(3)P、D两点间的竖直高度为1.4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高h1=30m的光滑水平平台上,质量m=1kg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p,若打开锁扣K,物块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下平台,做平抛运动,并恰好能从光滑圆弧形轨道BC的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形轨道,B点的高度h2=15m,圆弧轨道的圆心O与平台等高,轨道最低点C的切线水平,并与地面上长为L=70m的水平粗糙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运动与右边墙壁发生碰撞,g=10m/s2.求:

(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

(2)小物块原来压缩弹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的大小;

(3)若小物块与水平粗糙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小物体与墙碰撞无能量损失,求小物体最后停在轨道CD上的某点p(p点没画出)距C点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

h1-h2=gt2

解得:t=

代入数据得:s;

(2)由几何关系得∠BOC=60°

故vB=2v1

由动能定理得:mg(h1-h2)=m(vB2-v21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1=10m/s;vB=20m/s;

因为EP=mv12

代入数据得:EP=50J;

(3)由动能定理得:mgh2-μmgx=0-mvB2

代入数据得:x=105m;

故P点距C点35m.

答:(1)小物块由A到B的时间为s;

(2)小物块原来压缩弹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的大小为50J;

(3)P距C点35m;

解析

解:(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

h1-h2=gt2

解得:t=

代入数据得:s;

(2)由几何关系得∠BOC=60°

故vB=2v1

由动能定理得:mg(h1-h2)=m(vB2-v21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1=10m/s;vB=20m/s;

因为EP=mv12

代入数据得:EP=50J;

(3)由动能定理得:mgh2-μmgx=0-mvB2

代入数据得:x=105m;

故P点距C点35m.

答:(1)小物块由A到B的时间为s;

(2)小物块原来压缩弹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的大小为50J;

(3)P距C点35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绳子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由地面上的人拉着匀速向右以速度v0走动.则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由0°变成45°过程中,人做功为(  )

Amv02

Bmv02

Cmv02

Dmv0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将人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大小,则有:

v=v0cos45°

根据动能定理:W=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把质量为0.5kg的石块从10m高处以30°角斜向上抛出,初速度是v0=5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石块落地的速度多大______

正确答案

15m/s

解析

解:因为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规定地面为0势能平面.

代入数据,得v=15m/s.

故答案为:15m/s

下一知识点 : 机械能守恒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能和动能定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