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共124题
10.电池的内阻很小,不便于直接测量。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 与电池串联后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1 所示。
①按电路原理图把实物电路补画完整;
请根据数据在图2 中坐标图上画出I-U 图象。连线时,有一组数据是弃之不用的,原因是_______
③由I-U 图象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正确答案
①
②
原因是:数据存在严重错误
③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A.待测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几欧姆
B.直流电压表Vl、V2,量程均为3 V,内阻约为3KΩ
C.定值电阻R0未知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Rm
E.导线和开关
(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乙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图测出定值电阻R0,方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阻值Rm,再闭合开关,电压表Vl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0、U20则R0=(用U10、U20、Rm表示)
(3)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Vl和V2的多组数据U1、U2,描绘U1—U2图象如图丙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k与横轴的截距为a,则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E=_____,总内阻r=______(用k、a 、R0表示)
正确答案
(1)
(2)
(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一节新的干电池。
(1)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提供的器材:
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几欧姆)、滑动变阻:R1(0~10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路中,加接电阻凰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______________。
②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填R1或R2).
③开始实验之前,S1、S2都处于断开状态。现在开始实验:
A.闭合S1,S2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则__________(电流表内阻用RA表示)
B.闭合S1,S2打向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__________,内阻的表达式r=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电源内阻很小
(2)
①防止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或限制电流,防止电源短路
②R1
③
,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小于1.5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2mA,内阻10Ω);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为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F.定值电阻R3=990Ω;
G.开关、导线若干.
(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写序号);
(2)请在所给方框内画出利用本题提供的器材所设计的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3)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测出了六组,I1(电流表G的示数)和I2(电流表A的示数),请在所给坐标纸上作出I1和I2的关系图线(下图);
(4)根据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
正确答案
(1)D
(2)
(3)
(4)1.46-1.49 0.77-0.8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同时测电阻R0的阻值、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电路图将图乙实验连接图补充完整;
(2)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P,用和A测得并记录多组数据。根据数据描出如图丙所示的M、N两条U-I直线,则直线N是根据电压表_____________(填“V1”或“V2”)和电流表A的数据画得的;
(3)根据图象可以求得电阻R0的测量阻值为________,电源电动势E的测量值为 _____V,内电阻
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
;
(4)要使实验中测量定值电阻R0的误差尽可能小,对电流表A的内阻大小的要求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选大一点
B.尽可能选小一点
C.无要求
正确答案
(1)连线如图乙所示;
(2)V1 ;
(3)1.7,1.30 ,0.9;
(4)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