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 共60题
29. 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一)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高温淀粉酶被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
31.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 。
32.进行过程①的目的是 ;过程②所使用的方法是 法。图1中弧线箭头上“?”的操作是 。
33.Ⅰ号培养基应以 作为唯一碳源。
34.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液采用 法灭菌。
35.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碳源,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选出透明圈 (大/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36.若现在发现了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对其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多选)
正确答案
解析
嗜热菌能够在较高温度下生存,说明其DNA稳定性较高,而生物DNA中通常由于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二个氢键,破坏需消耗能量,所以G与C含量越高越稳定。所以C正确;A选项题干中没有说明,B选项中嗜热菌是原核生物或真核也没有说明,B错误;D选项在题干中没有说明,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嗜热菌的结构特点
解题思路
DNA热稳定性与DNA结构有关碱基G与C含量越高,越稳定。
易错点
分不清考查问题,不清楚G与C之间是三个氢键,A与T之间是二个氢键。
教师点评
掌握嗜热菌能在高温下生存的原因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 挑出菌落(转移扩大培养等合理即可)
解析
从图示内容看①之前的试管中嗜热菌的浓度明显高于①之后,说明是稀释过程。
考查方向
考查对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解题思路
从图示的信息可得出结论。
易错点
注意两试管中嗜热菌的浓度
教师点评
考查稀释表示方法,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淀粉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知,筛选耐高温的淀粉酶,培养基就加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考查方向
考查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解题思路
从题干信息可知,筛选耐高温的淀粉酶,培养基就加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易错点
分不清如何对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
教师点评
掌握利用培养基对微生物选择作用,难度较易。
正确答案
先调节pH,后灭菌;高压灭菌
解析
灭菌是配制培养基关键步骤,灭菌后即可倒平板,所以调节pH在灭菌之前,培养基通常是液体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
考查方向
考查培养基的制备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培养基配制顺序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值→补加蒸馏水→转移→灭菌→倒平板
易错点
掌握不了培养基配制原则
教师点评
掌握培养基配制原则及各种灭菌方法适用的范围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高温)淀粉酶; 大
解析
在培养基中加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通常嗜热菌分泌耐高温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分解后根据透明圈大小说明产生淀粉酶量及活性大小。
考查方向
考查微生物的选择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筛选耐高温的淀粉酶,嗜热菌必然释放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
易错点
误认为淀粉酶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原核生物无法合成分泌淀粉酶。
教师点评
掌握选择培养基选择依据及结果分析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解析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均具有核糖体唯一细胞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原核细胞、植物细胞、真菌均含有有细胞壁,细胞均共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分类依据。
解题思路
具细胞结构生物均具有核糖体和细胞膜,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核膜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易错点
误认为核糖体也是区分标准。
教师点评
掌握不同种类细胞分类依据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35.有关基因工程问题.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农作物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
一、
(1)如图A﹣F表示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_________.
(2)限制酶是基因工程必需的工具酶,其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酶M和酶N是两种限制酶,图中DNA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它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
(3)酶M特异性剪切的DNA片段是,则酶N特异性剪切的DNA片段是__________。
(4)多个片段乙和多个片段丁混合在一起,用DNA连接酶拼接得到环状DNA,其中只由两个DNA片段连接成的环状DNA分子有_________种.
(5)如图A和B分别表示两段DNA序列.表格分别表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6)据图2:假设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均如图中A所示,则应选择表格中酶________进行酶切;若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分别如图中A和B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____________进行酶切.
(7)假设大肠杆菌突变菌株甲中EPSPS基因的右侧序列如图中B所示,请在下列方框内画出经酶切后产生的两个末端的碱基序列.
二、如图甲是目的基因EPSPS(4.0kb,1kb=1000对碱基)与pUC18质粒(2.7kb)重组的示意图.图中Ap′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lacZ是显色基因,其上的EcoR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其控制合成某种酶能将无色染料X﹣gal变成蓝色,最终能在含无色染料X﹣gal的培养基上将含该基因的菌落染成蓝色.(图乙中深色圆点即为蓝色菌落)
(1)将处理后的目的基因EPSPS与pUC18质粒、DNA连接酶混合后,再与某菌种混合,若要从混合物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菌株,在图乙的培养基中必须加入__________.请判断图乙中所出现的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中,何种颜色菌落会含有重组质粒_________.
(2)现用EcoRI酶切质粒,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___________kb和__________kb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I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3)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1)ABCE
(2)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3)
(4)3
(6)2 2和3
(7)
二、(1)草甘膦 白色
(2)3kb和3.7kb或1.0kb和5.7kb
(3)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或表达的酶没有活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A B C D
50. 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应该在________旁完成。图中B、C所示操作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
51.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为了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实验结果如右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52. 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对分离的细菌数目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53. 操作过程中有三种材料或用具需要消毒或灭菌: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操作者的双手;③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其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无菌操作 酒精灯火焰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解析
微生物培养的核心是无菌操作,感染杂菌实验将前功尽弃。题干指出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有利于后期实验的观察和筛选。
考查方向
考察微生物培养的实验操作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图示过程结合基础知识完成
易错点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教师点评
考察微生物培养的无菌操作,提升自己的识图分析能力。
正确答案
该除草剂 E
解析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所以选择培养基中应添加该除草剂。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所以当该除草剂被降解后,培养基变得透明,透明圈越大,说明该细菌降解该除草剂的能力越强。
考查方向
考察配置培养基的目的及选择培养的结果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题干和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完成
易错点
E
教师点评
考察培养基的作用和识图分析能力,难度教适中
正确答案
稀释涂布平板法 少
解析
微生物培养中细菌的接种方法有两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能用来统计细菌的数目。菌落是单个细菌繁殖形成的子细胞群体,所以只能统计出活细菌的数目,比显微镜下计数的细菌数目少。
考查方向
考查了细菌的接种方法和细菌数目的统计。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题干和根据图示过程完成。
易错点
少,菌落的概念易遗忘。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接种和计数方法的比较,在历年高考题中频繁出现,考查的比较基础。
正确答案
①③
解析
微生物培养中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和灼烧灭菌法。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巴氏消毒和酒精等化学物质的消毒处理,只有①③可使用灭菌方法,人的双手只能用酒精擦拭。
考查方向
微生物培养的灭菌和消毒的方法。
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题干和结合教材完成。
易错点
③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灭菌和消毒方法,在高考题中教易出现,考察的比较基础。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回答问题:
20.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 接种方法。
2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常将温度控制在 。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温度控制在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测,在酸性条件下呈现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22.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
。
正确答案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
仔细审题,根据试题要求答题。回忆课本知识写出方法名称。
考查方向
纯化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解题思路
识记基础知识题,根据题意答题。
易错点
关于生物学名词、概念名称不能写错字。如果把“稀”写成“希”不能得分。
教师点评
基础题,记住知识要点就能答题。
正确答案
20℃ 充足的氧气 30∽35℃ 有 重铬酸钾 灰绿色
解析
根据果酒和果酸的制作原理,酒精发酵后期是无氧环境,而果醋是氧化反应,需要充足的氧气,温度相应也较高。
考查方向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及条件。
解题思路
记住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原理、条件。
易错点
果酒和果醋的条件记忆模糊就容易写错。
教师点评
基础识记题,难度较小。
正确答案
不能。因为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酸菌是好氧菌,在无氧环境下抵制生长。
解析
果酒的成分是酒精,酒精生产条件是无氧环境;果醋的成分是醋酸,是醋酸杆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产生,无氧环境就得不到醋酸。
考查方向
果酒和果醋生产的条件控制。
解题思路
根据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可以看出,果酒生产中不能产生果醋,果醋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果酒。
易错点
果酒果醋都是用果汁生产,误认为有果酒果醋产生。
教师点评
简单发酵工艺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