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世界普遍采用的考核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人均CNP
D.人均CDP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中新创造价值的总和,它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而国民生产总值(C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因此,通过两者定义的区别,可知道本题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
C.正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D.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只有选项B正确。2007年虽然我国的GDP达到249530亿元,已处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GDP只有18665元,仍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呈上升趋势。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的确立,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总量”到“人均”的变化( )。
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②有利于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④是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追求GDP总量的快速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此题属于时事材料和经济学常识相结合的题型。解题关键在于对政策的关注和了解,可用排除法,④和十七大精神相背。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济发展()

A.通常表示一国财富的增长
B.通常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C.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D.是在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GDP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平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从长期没有达到10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5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的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下进行了哪些改革创新才带来了上述变化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锐意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正是这些方面的改革创新才带来了材料中所述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物价稳定是要保持( )的大体稳定,避免出现高通货膨胀。

A.生产者物价水平
B.消费者物价水平
C.国内生产总值
D.物价总水平

正确答案

D

解析

物价稳定是要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避免出现高通货膨胀。AB选项中,生产者物价水平或消费者物价水平都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C选项中,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指标中属于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是( )。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
C.直接税负担率
D.间接税负担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衡量宏观税收负担指标是从宏观即全社会的角度来衡量税收负担,综合、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税收负担的总体状况。衡量宏观税收负担指标主要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和国民收入负担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 )的增长。

A.经济产出
B.居民收入
C.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
D.经济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它不仅要求经济产出增长,并且要求这一产出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要实现的四个基本目标之一,其衡量标准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表2 2001年与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单位:亿美元)
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从2001年开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占世界的比重一直在上升
B.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在2001~2004年不断加快,2005年有所减缓
C.从2001年开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低于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2001~2005年,香港经历了比台湾、新加坡更加剧烈的经济波动和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判断题。从表1可知台湾与新加坡的经济都有负增长的情况,经历的经济波动肯定大于中国香港,D项错误,而A、B、C三项均易从表格中得出。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正确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有: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3)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中新创造价值的总和,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4)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
(5)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是指国民收入中分配到个人的部分。是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分配给个人的项目和余额,如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应付未付工资等。
(6)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及其他赋税后的余额,加上政府和社会对个人的救济补助(转移支付)。这部分收入才是个人可以自由用于消费、储蓄、投资及赠予的收入。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2008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约占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

A.2.7%
B.2.8%
C.2.9%
D.3.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200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所求为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10656.2亿元
B.职工平均工资9464元
C.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9403.6亿元
D.我国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E.钢材利用率87.5%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包括( )等。

A.国内生产总值
B.工业增加值
C.失业率
D.消费率
E.通货膨胀率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解析]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下列几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______。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D.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数量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数量指标说明事物的广度,一般表现为绝对数。数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总体的总量,所以,数量指标的数值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A选项属于数量指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3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大,1至2月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高达483亿元,同比增长45.8%,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6%,减亏幅度加大16.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2003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多大()

A.55.1%
B.60.1%
C.47.8%
D.51.6%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下一知识点 : 企业与管理基本知识
百度题库 > 企业法律顾问 > 企业管理知识 > 宏观经济基础知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