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 共734题
关于脊椎动物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故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A正确;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为控制细胞正常分裂的基因,故在正常细胞中会表达,B错误;
C、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方式之一,C错误;
D、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A正确;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而细胞坏死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B错误;
C、正常的细胞凋亡对生物有利,失控的细胞凋亡对生物是有害的,C错误;
D、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图表示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基因Bax、Bel的表达率.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题图1和题图2可知随蜂毒素浓度的升高,Bax基因表达增强、Bel-2基因表达减弱、胃癌细胞凋亡率升高,题图不能证明工蜂毒腺细胞合成蜂毒素与胃癌细胞凋亡基因是否有关,A错误;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其新陈代谢较旺盛,酶的活性较强,其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缩短,B正确;
C、图1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C正确;
D、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蜂毒素能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eI-2基因表达,且随蛇毒素浓度增加Bax基因表达率升高、BeI-2基因表达率降低,由此可以看出蜂毒素通过促进Bax蛋白产生和抑制Bel-2蛋白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故A错误;
B、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但染色体数目与其他体细胞相同,故B错误;
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但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故C错误;
D、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如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死亡),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实验原理:机体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1L-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36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
(1)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
(2)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______.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
(3)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2)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如下:
(4)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溶酶体
(2)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表格如下:
(4)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解析
解:(1)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2)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如下:
(4)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溶酶体
(2)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表格如下:
(4)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5春•南昌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B正确;
C、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C错误;
D、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并不是一回事,D错误.
故选:B.
今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使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导致海洋和大气受到了污染,引起了周边国家及世界的高度关注.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因抑制免疫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辐射作用.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海带多糖能抑制免疫细胞凋亡,但不是抗体,A错误;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与环境因素有关,B错误;
C、海带多糖能抑制免疫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辐射作用,所以对放疗的癌症患者,可利用海带多糖进行辅助治疗,C正确;
D、免疫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命历程,D错误.
故选:C.
据2011年11月21日Plant Physiology 报道在强光条件下,NOE1基因的突变,导致叶片H2O2含量升高,积累的H2O2激活硝酸还原酶,诱导叶片中NO产生.通过NO清除剂清除积累的NO,细胞凋亡得到明显减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O为气体,可通过自由扩散排出,A错误;
B、根据“NOE1基因的突变,导致叶片H2O2含量升高,积累的H2O2激活硝酸还原酶,诱导叶片中NO产生.通过NO清除剂清除积累的NO,细胞凋亡得到明显减轻”可说明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B正确;
C、通过NO清除剂清除积累的NO,细胞凋亡得到明显减轻,说明NO可加剧过氧化氢诱导的水稻叶片细胞死亡过程,C错误;
D、由题意不能得出NOE1基因表达可导致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B.
为探究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保护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
丙组: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阿霉素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统计分析各组样品的细胞存活率.
请回答:
(1)本实验涉及的主要生物技术是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具保护作用.
②若______,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不具保护作用.
(3)分析与讨论:
①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______调节的影响.
②为了获得单个的心肌细胞悬浮液,需采用______消化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成分.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对照组,丁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本实验材料为心肌细胞,要进行心肌细胞的培养,故涉及的主要生物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
(2)实验中,甲为对照组,存活率最高,若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具保护作用,则存活率丙组>乙组.若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无保护作用,则存活率乙组=丙组
(3)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体内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干扰,胰蛋白酶可分解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成分,获得单个的心肌细胞悬浮液.若增设对照组,可单独观察生物制剂Q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故为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
故答案为:(1)动物细胞培养
(2)①存活率甲组≥丙组>乙组
②存活率甲组>乙组=丙组
(3)①神经-体液 ②胰蛋白酶 ③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
解析
解:(1)本实验材料为心肌细胞,要进行心肌细胞的培养,故涉及的主要生物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
(2)实验中,甲为对照组,存活率最高,若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具保护作用,则存活率丙组>乙组.若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无保护作用,则存活率乙组=丙组
(3)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体内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干扰,胰蛋白酶可分解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成分,获得单个的心肌细胞悬浮液.若增设对照组,可单独观察生物制剂Q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故为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
故答案为:(1)动物细胞培养
(2)①存活率甲组≥丙组>乙组
②存活率甲组>乙组=丙组
(3)①神经-体液 ②胰蛋白酶 ③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细胞①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______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______,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细胞凋亡是由______决定的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特点.
(4)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细胞癌变.据报道,某饮料中含有致癌的添加剂,为检测该饮料能否引起细胞癌变,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a)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年龄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A、B 两组,每组雌雄各5只;
第二步:A组每天提供普通饲料和一定量的某饮料,B组每天提供______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小鼠的重要器官并记录影响情况,若要进一步确定组织肿块是否为癌细胞,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上述步骤二主要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原则,实验中的“普通饲料”属于______变量.
(c)光学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和液泡,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受相对表面积和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无膜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⑤与⑥的形成为细胞分化,根本原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实验设计中要符合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中饮料为自变量,其他则为无关变量,对照组中除无饮料外,其他条件和无关变量均相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为无限增殖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①无细胞壁(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或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限制)
(2)核糖体、中心体;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基因(或遗传物质); 一定的流动性
(4)a.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三者缺一不可)
b.单一变量(或等量); 无关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或大量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解析
解:(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和液泡,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受相对表面积和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无膜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⑤与⑥的形成为细胞分化,根本原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实验设计中要符合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中饮料为自变量,其他则为无关变量,对照组中除无饮料外,其他条件和无关变量均相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为无限增殖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①无细胞壁(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或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限制)
(2)核糖体、中心体;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基因(或遗传物质); 一定的流动性
(4)a.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三者缺一不可)
b.单一变量(或等量); 无关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或大量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