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 共734题
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5)D细胞吸水膨胀时,⑨的厚度变小,说明⑨具有______________。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6)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同于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阿格雷试图从人的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物质。他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裂和分化 基因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等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5)一定的流动性 是 因为D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
(6)蛋白质 肾小管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
图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和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控制的。
(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裂(分化) 分化(分裂) 基因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
(3)基因选择性表达
(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对细胞凋亡与癌症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行复制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自我摧毁,以免异常的细胞变成癌细胞。研究者首次披露一种名为IAP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蛋白质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IAPs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凋亡酶--caspases酶结合抑制细胞凋亡。他们研究发现小鼠的IAP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一个RING区域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人为去除小鼠细胞IAPs蛋白的RING区域,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_______的过程。
(2)癌细胞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就本资料看癌细胞的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请就上述资料设想对癌症的大体治疗方法(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动结束生命
(2)无限增殖
(3)IAP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抑制细胞凋亡
(4)破坏掉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基因;分离清除IAP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研制出抑制这些基因和破坏这种蛋白质的药物,从而阻止异常细胞癌变。(答案合理即可)
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某种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取样,进行放射自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结果如下表。
试回答:
(1)在表中____取样时间区段(用序号字母表示)内,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2)分析表格中出现G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图乙是同一种生物体内两个细胞分裂的图像。图甲中d、e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原有的mRNA不断被水解,还因为 ;图乙中m细胞处于图甲中的时期和上表中的时期分别是____(填字母),m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n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图甲所示过程中能否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B和DE
(2)被标记细胞凋亡
(3)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进行转录 d、C→D(或 d、C) 4 8
(4)不能发生基因重组,能基因突变
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的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20世纪60年代,为了探究人的体细胞衰老的因素,一位科学家选取年轻女性体细胞和老年男性体细胞,进行了如下三次培养(细胞增殖),请仔细观察图并分析回答:
(1)巴氏小体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观察前必须对细胞用________________染色。
(2)第一次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实验结果是:老年男性体细胞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细胞的分裂次数相同。这说明细胞的衰老与环境___________(“有关”、“无关”)。骨髓瘤细胞与实验中进行增殖的细胞相比较,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4)第三次实验结果有二:其一是去核的年轻女性的体细胞和老年男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去核的老年男性的体细胞与年轻女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______________。这说明调控细胞衰老的物质位于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 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液
(2)衰老细胞增殖次数少
(3)无关 遗传物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改变
(4)细胞不能增殖 细胞仍能旺盛增殖 细胞核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
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_降解由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4)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纤维素 纤维素酶 果胶质 果胶酶
(2)A
(3)适当降低温度 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4)叶绿素被分解
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个小白鼠的体内分离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为A、B、C,然后测定这三块骨骼肌释放CO2的量,其比为1.3:1.2:1。据此分析:
(1)年龄最大的是________,其CO2的释放量不同,可能是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的功能减弱所致。
(2)三块骨骼肌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
(3)三块骨骼肌内,代谢废物沉积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线粒体
(2)A C
(3)C
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只小白鼠的体内分离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为A、B、C,然后测定这三块骨骼肌释放CO2的量,其比为1.3:1.2:1。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年龄最大的是_______,其中CO2的释放量不同,可能是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的功能不同所致。
(2)三块骨骼肌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是_________。
(3)三块骨骼肌内,代谢废物沉积最多的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C 线粒体
(2)A C
(3)C
你知道“老年斑”是怎样形成的吗?
正确答案
“老年斑”是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衰老细胞中出现色素聚集,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脂褐素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是一种不溶性颗粒物。不同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脂褐素颗粒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差异。皮肤细胞的脂褐素颗粒大,就出现了“老年斑”。
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一种叫做水葫芦的水生植物进入我国江海湖泊生长,短短两年时间将云南滇池水面几乎全部占据,造成旅游、水产多方面损失。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水葫芦种群数量的疯狂增长。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此曲线图I-8就是建立了一种______模型,这种模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_______,同曲线图相比,它反映种群数量变化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图中阴影的部分表示____________。
(2)若图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在______段老年人的数量比例较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处于______段。
(3)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应把握在图中_______点对应数量时进行,因为此时种群数量的恢复能力最强。
(4)若图表示“植物叶的生长时间与叶内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图中正确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I 数学 数学方程式 比较精确 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或环境阻力,生存压力)
(2)a-b a-b
(3)e
(4)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