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共778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材料二 我们在参观韩国民俗博物馆时,里面的介绍在谈到韩国民间风俗礼制的由来时,都小心翼翼地回避中国,甚至几乎没有出现中国二字。而事实上,韩国古代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极大影响。
材料三 正统的官方教科书将其(韩国)经济成就归结为“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大量美援”,“美国驻军大大减少了韩国的军费开支”;经济学者们认为……等政策居功至伟;持威权主义论观点的政治学者们则认为:以威权政体保证政局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人文社科学者们,也许会倾向于“韩国人的国民性”和韩国的“独特文化”。
——以上材料均来自南方人物周刊《发现韩国——一个国家崛起的秘密》
请回答:
(1)材料二说“韩国古代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极大影响”,请你用公元7—9世纪的史实加以证明。如果你是经济学者,请你补充出材料三中“……”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在半个世纪前,欧洲各国已经为共同的未来树立目标并播种。今天,欧盟(EU)已经共享着令全世界羡慕的和平和繁荣,国与国的戒备、心中的壁垒也都拆除了。我相信,我们东北亚地区也能够迎来和平和繁荣的未来。
——2003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2)材料四中“在半个世纪前,欧洲各国已经为共同的未来树立目标并播种”的含义是什么?卢武铉在材料中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演讲内容体现了史学的什么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史实:①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②设立国学,教授儒学;③新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④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内容:制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外向型发展战略。
(2)含义:1967年,西欧六国走向和解,成立欧洲共同体,并确立“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的目标,使西欧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基本观点:中、韩两国应当向欧共体(欧盟)各国学习,化解矛盾,携手共进,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使东北亚地区成为引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又一地区。价值:史鉴功能(历史为现实生活提供经验教训)。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应当十分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例如我们根据东南亚条约组织对泰国的条约义务;但是,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成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自己承担起解决的责任。
——尼克松在关岛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1969年7月25日)
材料二 确实,在我们结束了目前的战争之后,我们将把目光转向一系列范围更广的挑战与机遇,包括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繁荣。……美国经济和安全利益与西太平洋和东亚到印度洋地区及南亚一带的发展息息相关,这种形势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机会。因此,虽然美国军事活动继续注重全球安全,但是我们会针对亚太地区调整战略。我们与亚洲盟友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对该地区未来的稳定与发展非常重要。我们会进一步强调与现有盟友的关系,因为它们对亚太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我们也会将我们的合作网络向整个亚太地区推广,保证同心协力保护共同利益。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记者会上的讲话(2012年1月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南亚条约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尼克松的讲话反映了美国的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战略出台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的安全战略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在不同时期调整对外战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目的是威胁中国和越南,干涉东南亚国家的内政,镇压该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2分)内容: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但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美国鼓励盟国自己承担起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3分)背景:美国实力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2分)目的:维护美国霸主地位,调整对外政策,实行战略收缩。(3分)
(2)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心将转移到亚太地区。(2分)都因对外战争而造成一定的被动(如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都面临经济衰退,实行战略收缩;都为确保美国在全球战略中的优势地位,维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对外军事战略。第(1)问中第一小问目的依据材料从美国战略意图角度概括,第二小问内容依据材料一中第二点来回答,第三小问背景从尼克松时代的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目的从美国战略意图去把握。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文字“把目光转向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繁荣”可以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第二小问比较并分析美国战略调整原因可以结合美国自身经济实力的下降、军事战略调整和美国战略主要目的等方面去分析概括。
右图是两幅国旗的图案,请你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两个国家的国 旗,并且请回答:图2中的旗帜被图1取代,在国家上空升起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并且这一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这是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标志着冷战结束,世界两极格局终止
这是一道读图题。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对世界历史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图2中是很典型的镰刀、斧头旗帜,是共产党执政的象征。图1是独联体的旗帜。了解这一点之后,本题就比较好作答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5年,法国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意走利和日本领导人开会协调经济政策,以共同应时油价高涨和经济衰退。此后,被称为“官国俱乐部”的八国集目长期主导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宏观经峁政策的协调,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材料二2009年二十目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二十国集目的成员既有美、英、法等八国集团,也有中国、印度等国家.显然具有更走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田也反映了全球实力与经济权力平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a在全球重太决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和“观众”。而避渐成为垒球问题的决策者.成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八国峰会的主题是什么?(2分)这一峰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6分)
(2)在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主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2分)背景: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6分)
(2)变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原因: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爆发其破坏性空前增强;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更显示出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转变。(2分)
本题以八国峰会为切入点,实际是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为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当今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在不同的世界格局,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变化。解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1)概括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他1914年的国会演讲中,威尔逊说道:“这样一个发生在我们当中的分裂对于我们和和平思维将是致命的。而且还会妨碍我们作为一个强大的和平国家正当地行使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人时刻准备着在一场公正的调停中发挥作用,并以朋友而不是党徒的身份谈论关于和平与和解的建议
——选自《百度百科 伍德罗.威尔逊》
材料二 我深刻认识到我正采取的步骤的严重乃至悲剧的性质,以及它所包含的重大责任,但是我对履行自己由宪法规定的义务毫不迟疑。……世界应该让民主享有安全。世界和平应建立在政治自由历经考验的基础上。我们没有什么私利可图。我们不想要征服,不想要统治。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偿,对我们将慷慨作出的牺牲不求物质补偿。我们只不过是为人类权利而战的斗士之一。当各国的信念和自由能确保人类权利不可侵犯之时,我们将心满意足。在我们面前很可能有旷日持久的战火考验和惨重牺牲。把我们伟大、爱好和平的人民领入战争是件可怕的事。因为这场战争是有史以来最血腥最残酷的,甚至文明自身似已岌岌可危。然而权利比和平更宝贵。我们将为自己一向最珍惜的东西而战----为民主,为人民服从权威以求在自己的政府中拥有发言权,为弱小国家的权利和自由,为自由的各国人民和谐一致共同享有权利以给所有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全,使世界本身最终获得自由。为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我们可以献出我们的生命财产,献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有的一切。我们满怀自豪,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一天已经到来,美国有幸得以用她的鲜血和力量捍卫那些原则,正是它们给予她生命和快乐,给予她一向珍惜和和平。上帝保佑她,她别无选择。
——(美国)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1917年4月2日在国会的演讲
材料三 在二战后期,美国制定了一个以彻底改造日本的对日政策,这个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要从日本肃清军国主义力量,建立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使日本成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分子,并承担对战胜国的补偿义务,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在远东战略格局中的障碍。……经过了美国国内各方面的争论,1948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了《NSC—13/2文件》,与1945年美国的对日政策相比,这个文件重点主要有四方面的新内容:一是主张减少日本的战争赔偿义务;二是主张尽快缔结对日本的和约;三是主张在美国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下实现日本的复兴;四是对日本民主化改革的要求放低,允许日本按照自己的方法处理改革的其他事宜,《NSC—13/2文件》标志着美国战后对日本政策从惩罚到扶持的重大转变,从此以后,美国开始了扶持日本的势力。
——朱华《二战后美国如何改造日本》
材料四 (2012年)4月1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美国亚太战略。这是继2011年10月,她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之后,再次诠释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希拉里国务卿的这次演讲和去年的文章内容基本一样,都是在为美国重返亚太吹风。希拉里说,从上任第一天始,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就对亚太地区不断增加的重要性予以回应。她本人上任后首次出访便选择亚太地区,这在美国外交史上是反传统之举。奥巴马总统已四次出访西太平洋地区,以全面推进“前沿部署”外交。亚太之所以成为“前沿”,是因为从印度洋到美国西海岸,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有美国 信赖的盟友,有中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还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贸易和能源线路。今日美国必须立足亚太,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泓佐《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考量》
(1)概括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理由。(6分)
(2)结合有关史实,从国际关系角度,指出材料三中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实质,并简要分析该政策对日本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四和时代背景,你认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二战后以来美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其霸主地位的?(9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正确答案
(1)变化:由中立到参战(2分)
理由:为民主自由而战;为人类权利而战;为弱小国家的权利和自由而战等(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实质:对日本控制、改造、利用,建立反共堡垒,维护美国战略利益(2分)
影响:军事上:实行非军事化政策,打击军国主义势力;政治上:促使日本走上民主化道路;
经济上:加速日本经济复苏;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清算不彻底,日本政府对发动战争缺乏深刻反思,为日本与周边国家矛盾埋下隐患。(答出三点即可,6分)
(3)目的:维护美国在亚太的利益(巩固其全球霸权);拓展亚太市场,提振美国经济;遏制中国崛起。(3分)方式:一是武力征服。如出兵朝鲜、越南、伊拉克等;二是遏制。如对新中国、伊朗制裁等;三是制衡。如扶植日本牵制中国等;四为诱导。如策动苏东剧变、阿拉伯之春等;五为结盟。如设立北约等。(答出3点即可,6分)
(4)认识:在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利益是制定和实行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外交为政治服务;争夺、维护霸权是美国外交的核心利益等(答出1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在他1914年的国会演讲中,威尔逊说道...并以朋友而不是党徒的身份谈论关于和平与和解的建议...但是我对履行自己由宪法规定的义务毫不迟疑...我们只不过是为人类权利而战的斗士之一...我们将为自己一向最珍惜的东西而战----为民主,为人民服从权威以求在自己的政府中拥有发言权,为弱小国家的权利和自由,为自由的各国人民和谐一致共同享有权利以给所有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全,使世界本身最终获得自由...”即可概括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理由。
(2)依据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原理,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实质是维护美国在亚太的利益。可以从美国利益、亚太战略、中国崛起的角度分析该政策对日本的影响。
(3)结合材料四“...是因为从印度洋到美国西海岸,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有美国 信赖的盟友,有中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还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贸易和能源线路。今日美国必须立足亚太,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并结合当今美国政策动向不难得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真正目,二战后以来美国是通过的方式武力征服、遏制、制衡、结盟,联系时政不难得出。
(4)综合类认识题应该从材料的整体出发,能得到的认识可以从理论层面的是什么、怎么样去概括。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的产生给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斗争。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虽然经历了二战后的短暂高涨,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却出现了重大挫折。
请回答:
(1)请以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非偶然。
(2)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斗争,但到了19 世纪末却肯定一国范围内的合法斗争,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对于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能说明社会主义道路总体走向失败吗?为什么?
(4)结合当今中国的现实和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简要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其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壮大,美走了阶级基础;德、英、法三大理论来源准备了思想条件。
(2)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生活水平、整体素质提高;②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改善了工人条件;③工人斗争水平提高,出现了工人政党。
(3)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僵化的产物,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证明。
(4)社会主义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宗
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主完善与法制健全的和谐社会。
第(1)问答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条件。第(2)问答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状况。第(3)问评价苏联解体。第(4)问以生产力为标准作答。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和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按照各自阶级特征和历史背景来答题才不会导致交叉现象的出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