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共778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欧洲联合的加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振兴的最主要历史意义是
[ ]
正确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苏东剧变②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③第三世界日益壮大④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 ]
正确答案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 ]
正确答案
根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两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综合图力的强大。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
(2)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而;中国国际地位挺高;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3)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学习贵在积累。小龙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制作了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帮助小龙同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1)请把卡片_______A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卡片二,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卡片内容,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处为北约。
(2)走向联合的欧洲、中国的振兴、日本的崛起、美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3)多极化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它说明了美国的什么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2)1949年,苏联和东欧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3)①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③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4)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当 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2: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 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 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4: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材料5: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1,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2)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 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3)据材料3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
(4)据材料4,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5)据材料5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越南战争的影响;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不结盟运动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政治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适应了
[ ]
正确答案
20世纪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包括
①欧共体的建立②日本的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