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长春校级月考)重金属离子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变性.为验证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已知SO42-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请回答:

(1)实验中设置试管乙的目的是______,“实验步骤”中A处应为______;B处应为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是:试管甲______,试管乙______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

(4)有同学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应使用______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是否出现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实验中设置试管乙的目的是对照,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单一变量,A处应该添加的是蒸馏水和pH为6.8的缓冲液各1mL,B处应该控制温度,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一段时间.

(2)铜离子会破坏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所以试管甲淀粉不能被分解,加入碘液变蓝;试管乙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加入淀粉不变蓝.

(3)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

(4)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应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甲淀粉不能被分解,而淀粉为非还原糖,试管甲无砖红色;试管乙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

(1)对照 蒸馏水和pH为6.8的缓冲液各1 mL 放入37℃恒温水浴(或适宜温度下)保温一段(适宜)时间

(2)蓝 不变蓝(棕黄色)

(3)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

(4)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解析

解:(1)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实验中设置试管乙的目的是对照,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单一变量,A处应该添加的是蒸馏水和pH为6.8的缓冲液各1mL,B处应该控制温度,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一段时间.

(2)铜离子会破坏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所以试管甲淀粉不能被分解,加入碘液变蓝;试管乙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加入淀粉不变蓝.

(3)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

(4)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应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甲淀粉不能被分解,而淀粉为非还原糖,试管甲无砖红色;试管乙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

(1)对照 蒸馏水和pH为6.8的缓冲液各1 mL 放入37℃恒温水浴(或适宜温度下)保温一段(适宜)时间

(2)蓝 不变蓝(棕黄色)

(3)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

(4)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必须都要始终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

②使用显微镜时,当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变暗,此时应调节反光镜或调大光圈使视野变亮

③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将所得到的含有DNA的粘稠物应加入到0.14mol/L的NaCl溶液继续提纯

④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可用斐林试剂代替

⑤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若使试剂改为豆浆、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需要使细胞保持细胞的活性,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需要使用酒精将细胞解离固定,①错误;

②使用显微镜时,当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变暗,此时应调节反光镜或调大光圈使视野变亮,②正确;

③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将所得到的含有DNA的粘稠物应加入到2mol/L的NaCl溶液继续提纯,③错误;

④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A液再加B液,斐林试剂必须是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以后使用,不能替换,④错误;

⑤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若使试剂改为豆浆、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不能得到相同结论,⑤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探索温度对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实验结果图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另取3支试管编号并向各试管中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中滴1-2滴碘液;

④将装有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分成3组分别放在60℃的热 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⑥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5min.

要想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⑥④⑤

C①②④⑥③⑤

D①④②⑥⑤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取3支试管,编号后各加入淀粉溶液2毫升.将第l、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第3号试管放入冰水中冷却,5分钟后,向第l号试管中加入煮沸5分钟~15分钟的稀释唾液l毫升;向第2、3号试管加稀释唾液各l毫升.摇匀,2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碘化钾-碘溶液2滴,混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断淀粉被唾液酶水解的程度,并说明温度对唾液酶活性的影响.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酶促反应的速率可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Ⅰ和Ⅱ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酶浓度和温度不同

CAB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

D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计3种不同的温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A正确;

B、导致Ⅰ和Ⅱ曲线反应速率不同的因素是温度,B错误;

C、AB段随着底物的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此时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C正确;

D、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温度,最少是3个,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E为一种人体消化道中的酶,下图为用鸡蛋清做底物研究酶E的实验.在5支试管内分别放入含等量酶E的不同pH值缓冲液.将试管放在37℃的水浴中.然后把鸡蛋清放在同样的细玻璃管中,再把玻璃管投入沸水,使鸡蛋清经酶E的作用变得不透明.实验从将装有固化鸡蛋清的细玻璃管放入试管中开始计时.鸡蛋清经酶E的作用被消化,细玻璃管两端变得透明.

每4分钟测量细玻璃管的透明部分的长度一次,计算已被消化的蛋清的百分率,所得结果见右上表.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为何用37℃水浴加热?______

(3)根据实验,你对酶E得出哪些结论?______

(4)将含酶E的缓冲液的pH值由10慢慢地调整到2,此过程中蛋清被消化的速度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题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37℃水浴加热是模拟人体体内温度环境,使温度恒定,受热均匀,排除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7℃,人的酶活性最大.

(3)据表分析,pH能够使酶E的活性改变,所以酶E是一种蛋白酶;其最适pH在2左右.

(4)过酸或过碱都可以使酶失活,所以将含酶E的缓冲液的pH值由10慢慢地调整到2,酶已经失活,此过程中蛋清被消化的速度将为0.

故答案为:

(1)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使温度恒定,受热均匀,排除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7℃,人的酶活性最大

(3)酶E是一种蛋白酶;其最适pH在2左右

(4)不变(仍为0)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题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37℃水浴加热是模拟人体体内温度环境,使温度恒定,受热均匀,排除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7℃,人的酶活性最大.

(3)据表分析,pH能够使酶E的活性改变,所以酶E是一种蛋白酶;其最适pH在2左右.

(4)过酸或过碱都可以使酶失活,所以将含酶E的缓冲液的pH值由10慢慢地调整到2,酶已经失活,此过程中蛋清被消化的速度将为0.

故答案为:

(1)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使温度恒定,受热均匀,排除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7℃,人的酶活性最大

(3)酶E是一种蛋白酶;其最适pH在2左右

(4)不变(仍为0)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