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γ-氨基丁酸和1mol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1和图2.
(1)图1中的a是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酶浓度固定的条件下得到的曲线.请给该曲线拟定一个合理的名称______.b、c两曲线是通过改变温度、酸碱度或酶浓度得到的曲线,图1中曲线b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导致曲线c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图2是在反应物浓度过量添加下,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谷氨酸脱羧酶作用的基团是______(写结构简式);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大致是:谷氨酸脱羧酶+谷氨酸→______→γ-氨基丁酸+lCO2+______;图2中曲线e是在谷氨酸脱羧酶和谷氨酸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某化合物“X”后,得到的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应该是______.
(3)谷氨酸的分子式是C5H9NO4,其结构特点是______;向谷氨酸脱羧酶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因此,可以认为谷氨酸脱羧酶是一种______,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
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增加酶浓度
降低酶浓度(或改变温度,或改变酸碱度条件)
-COOH
“谷氨酸脱羧酶-谷氨酸”复合物
谷氨酸脱羧酶
X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
至少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蛋白质
氨基酸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图1名称为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1中的a是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下的到的曲线,若温度或pH值改变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图1中曲线b的反应速率快于a,原因是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曲线c的反应速率慢于a,原因可能是酶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也可能是温度或酸碱度改变,酶活性降低,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2)氨酸脱羧酶作用的基团是羧基,即-COOH;谷氨酸脱羧酶能催化谷氨酸分解,但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大致是:谷氨酸脱羧酶+谷氨酸→“谷氨酸脱羧酶-谷氨酸”复合物→γ-氨基丁酸+lCO2+谷氨酸脱羧酶;图2中加入化合物“X”后,一段时间内催化反应速率为0,说明X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
(3)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双缩脲试剂可用于检测蛋白质,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向谷氨酸脱羧酶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由此可知认谷氨酸脱羧酶是一种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故答案为:
(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增加酶浓度 降低酶浓度(或改变温度,或改变酸碱度条件)
(2)-COOH“谷氨酸脱羧酶-谷氨酸”复合物 谷氨酸脱羧酶 X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
(3)至少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蛋白质 氨基酸
两个学生在研究温度对两种天然酶(能催化同一种反应)的作用后绘制了如下数据图.观察他们的数据图,回答问题:
(1)酶B达到最大活性的温度是______,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的温度是______,对比说明,不同酶所对应的最适温度______(相同或不同).
(2)可能来自于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______.
(3)在0~4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A的活性______.
(4)如果先将酶B置于100℃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最适温度,酶的催化速率达到最大值,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酶A的最适温度是40℃,酶B的最适温度是80℃,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的温度是50℃,不同的酶所对应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
(2)热泉中的环境温度较高,可能来自其中的酶是酶B.
(3)酶A的最适温度是40℃,低于此温度时,酶的活性较低,随着温度升高,酶的催化活性逐渐升高.
(4)由曲线图可以看出,100℃时,酶已经失活,降低温度,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此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80℃50℃不同
(2)酶B
(3)逐渐升高
(4)不变
解析
解:(1)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最适温度,酶的催化速率达到最大值,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酶A的最适温度是40℃,酶B的最适温度是80℃,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的温度是50℃,不同的酶所对应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
(2)热泉中的环境温度较高,可能来自其中的酶是酶B.
(3)酶A的最适温度是40℃,低于此温度时,酶的活性较低,随着温度升高,酶的催化活性逐渐升高.
(4)由曲线图可以看出,100℃时,酶已经失活,降低温度,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此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80℃50℃不同
(2)酶B
(3)逐渐升高
(4)不变
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数量关系(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一定的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与B选项中的曲线图相符合.
故选:B.
下列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 )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值等条件适宜且恒定,酶反应速率(V)与酶浓度成正比,即酶的浓度越大,催化能力越强,A正确;
B、当酶浓度、温度和pH恒定时,在底物浓度较低的范围内,反应初速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的增加量逐渐减少;最后,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量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B正确;
C、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V不断升高,但是超过一定值之后,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不是呈正相关,C错误;
D、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PH值越高,酶活性越强,超过最适PH值,随着PH值的升高,酶活性下降,D错误.
故选:AB.
有些酶必需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甲物质后,试管Ⅱ和试管Ⅲ的底物含量快速减少,说明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A正确;
B、加入甲物质后,试管Ⅰ中底物含量保持不变,说明该酶在80℃的环境条件下没有活性,B正确;
C、试管Ⅲ中底物含量减少的速度慢于试管Ⅱ,说明试管Ⅲ中酶的活性比试管Ⅱ中的低,C错误;
D、由图可知,35min后试管Ⅱ中底物已经消耗完,所以产物的量不再增加,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