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种淀粉酶在作用40 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B在60℃的环境中此种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催化效率比偏碱性中的高

D物质甲对试管Ⅲ中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试管Ⅱ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I、II试管对照可说明60℃时淀粉酶已失活,而40℃时酶活性很强,淀粉迅速水解,且在II曲线中,淀粉已完全水解,A错误;

B、试管Ⅰ和试管Ⅱ的温度不同,而试管Ⅰ酶失活,说明在60℃的环境中此种淀粉酶已失去活性,B正确;

C、II、III试管对照可说明碱性环境是淀粉酶催化效率更高,活性更强,C错误;

D、图中看出,物质甲对试管Ⅲ中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小于试管Ⅱ,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乙醇可部分替代石油燃料,利用纤维素酶、酵母菌等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醇,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成还原糖,从而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

(1)为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以下实验:

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

②若_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

(2)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沉淀,其化学本质为______.甲乙液必须______后再加入样液,需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下面为关于生物组织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请填写下表有关内容.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是探究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所以应先对纤维素酶用80℃高温处理,常用方法为水浴80℃保温,对酶进行高温处理后,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作用的底物--纤维素,利用纤维素酶能使纤维素水解为还原糖,来验证经高温处理的酶是否还有活性;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检测.如果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则经80℃高温处理后,依然能使纤维素水解,经斐林试剂检测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反之,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2)斐林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即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在实验过程中,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匀后再加入样液,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3)鉴定脂肪时,脂肪将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产生紫色反应.

故答案为:

(1)①试管1内呈蓝色,试管2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②试管1和2内均呈蓝色

(2)砖红色 氧化亚铜        等量混匀(不答等量不给分)    水浴加热

(3)①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或红色)  ②蛋白质  双缩脲    紫色

解析

解:(1)根据实验是探究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所以应先对纤维素酶用80℃高温处理,常用方法为水浴80℃保温,对酶进行高温处理后,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作用的底物--纤维素,利用纤维素酶能使纤维素水解为还原糖,来验证经高温处理的酶是否还有活性;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检测.如果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则经80℃高温处理后,依然能使纤维素水解,经斐林试剂检测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反之,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2)斐林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即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在实验过程中,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匀后再加入样液,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3)鉴定脂肪时,脂肪将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产生紫色反应.

故答案为:

(1)①试管1内呈蓝色,试管2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②试管1和2内均呈蓝色

(2)砖红色 氧化亚铜        等量混匀(不答等量不给分)    水浴加热

(3)①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或红色)  ②蛋白质  双缩脲    紫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1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请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的分析回答问题:

(1)将一个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2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图3中_____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其结果可用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需在上述实验中增加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针筒中应加入______

(4)酶是______产生的具有______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针筒中过氧化氢有限,当实验进行到一定时候,过氧化氢被分解完,气体量也就不再增加.

(2)土豆片由4片改为8片,实质是增加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加,但酶作为催化剂,只能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最终生成物量,符合图3中的c曲线.当酶溶液不变,适当增加过氧化氢的浓度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及获得更多的气体,符合图3中的a曲线.

(3)为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需在上述实验中增加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针筒中应加入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FeCL3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故答案为:

(1)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有限

(2)c  增加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a

(3)等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FeCL3

(4)活细胞   催化    蛋白质

解析

解:(1)针筒中过氧化氢有限,当实验进行到一定时候,过氧化氢被分解完,气体量也就不再增加.

(2)土豆片由4片改为8片,实质是增加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加,但酶作为催化剂,只能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最终生成物量,符合图3中的c曲线.当酶溶液不变,适当增加过氧化氢的浓度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及获得更多的气体,符合图3中的a曲线.

(3)为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需在上述实验中增加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针筒中应加入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FeCL3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故答案为:

(1)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有限

(2)c  增加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a

(3)等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FeCL3

(4)活细胞   催化    蛋白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在低物量相同时,酶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生成的产物就越多;但是酶的数量时一定的,因此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点.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替代错误的是(  )

A无双缩脲试剂,用配制斐林试剂的材料等也能检测蛋白质

B无鸡血细胞,用香蕉、洗涤剂、食盐等也能提取DNA

C无过氧化氢酶,用淀粉酶等也能做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D无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用根毛细胞等也能做质壁分离实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浓度不同,如果材料用具中无双缩脲试剂,而有斐林试剂和蒸馏水等,可用斐林试剂和蒸馏水配制双缩脲试剂,故也能检测蛋白质,A正确;

B、原则上只要含有DNA分子的材料均可用于提取DNA,鸡血细胞和香蕉细胞中都含有DNA分子,因此无鸡血细胞,用香蕉、洗涤剂、食盐等也能提取DNA,其中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食盐溶液能溶解DNA分子,B正确;

C、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用淀粉水解,因为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

D、洋葱表皮细胞和根毛细胞都含有大液泡,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因此无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用根毛细胞等也能做质壁分离实验,D正确.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