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创新的途径
- 共405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
②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③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
④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
⑤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材料一: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据教育部2011年调查了解,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等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校园也有所蔓延。
材料二:面对经济全球化,应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某名校就2012年北大自主招生校长实名制推荐名单实行公示,引发人们热切关注。
(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读书无用论”予以批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说明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读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读书能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③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读书能够促进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提升人的素质。
(2)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立足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发展和创新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应有之义。
材料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我国的陶瓷发展至少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三百多年的发展,到唐朝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迎来了高峰时期,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越窑青瓷“类玉类冰”两大窑系举世闻名。到了宋代,我国瓷器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元明清时期,我国陶瓷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臻于鼎盛,青花瓷、孔雀绿、紫金釉、珐琅彩瓷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之作,闻名于世。
材料二: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经济衰退,民不聊生,虽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及匠师结合起来,为陶瓷的发展而努力拼搏,但从整体上说,这一时期是我国陶瓷艺术黯然失色的历史时期。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适用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前半叶,中国瓷器艺术黯然失色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应如何促进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至少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唐宋清时期,很多陶瓷产品风格独特,各领风骚,闻名于世,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①20世纪前半叶,我国经济落后,封建统治逐渐走向没落,导致包括瓷器艺术等在内的中华文化走向衰微。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冲击,这是我国瓷器艺术黯然失色的重要原因。
(3)①国家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鼓励和扶持包括陶瓷艺术在内的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②文艺工作者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对传统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外地陶瓷厂打工六七年,已经成为技术员和管理者的小林,发现家乡S县优质瓷土资源丰富,生产的陶瓷工艺品富有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但工艺落后、产品单一、销售不畅,几个陶瓷工艺品厂举步维艰。心系家乡的他十分焦急,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中国的陶瓷产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浓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消费者,其生产与销售将会迎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各类艺术瓷盘、仿古花瓶、茶具、青花瓷等工艺品,市场上货源十分充足,而许多人需要的中国传统人物形象、少数民族人像产品却少之又少。
资料二:S县党委、政府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和信息服务,从行政审批、土地使用、贷款贴息、税费等方面依据国家政策给予优惠。经过认真思考和规划,小林认为“泥土变黄金”的神话在今天是可以实现的。于是2008年初他主动返乡自主创业。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当地的小瓷器厂,成立陶瓷工艺品有限公司,借鉴国外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招聘当地有经验的员工和部分返乡人员,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从文化创新的不同途径,为小林今后的工艺品开发生产提出几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家乡陶瓷产品的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并根据时代进步和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吸收、借鉴不同民族文化和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创新产品和经营,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在创业过程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安徽省各地、各部门掀起广泛而深刻的学习热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日报》载文指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就要着力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提升实施“861”行动计划,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圏率先发展,加快皖北振兴,实现错位发展、互动共赢。同时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概括安徽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这些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说:“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里不仅充分肯定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理论,也提出了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文化改革发展上展现新作为、拓展新天地、打开新局面。”
(2)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