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创新的途径
- 共405题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南宁举行。在峰会上,温总理指出,双方要密切人文交流。要加强在科技、文教、体育等领域的协作,促进双方社会团体、媒体、教育与学术机构之间的联系,定期举办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鼓励双方青年到对方国家开展志愿者工作,加深了解和情谊,使双方友好事业世代相传。
(1)为什么双方要密切人文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①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和科学分析的态度。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此外,我们还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的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下面是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其主体既是汉字“心”,也是英文字母“V”,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确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都是在举办世博会的活动中确立并不断发展。②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历届世博会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一主题,又不断注入新的内涵。③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确立,就是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2010年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的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下面是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其主体既是汉字“心”、也是英文字母“V”、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确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12分)
正确答案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都是在举办世博会的活动中确立并不断发展。②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历届世博会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一主题,又不断注入新的内涵。③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确立,就是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创新,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确立。体现类题目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提取材料信息,基本理论点包括一个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回扣设问和材料,对应文化创新的相应理论,组织语言,具体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都是在举办世博会的活动中确立并不断发展;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历届世博会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一主题,又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确立,就是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材料一:山东省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如下目标:2011年全省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或活动室,到2015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2011年全省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到2015年覆盖所有行政村。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农村改革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充分利用齐鲁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
(2)某校高二(6)班学生在《文化生活》探究课上,围绕“实施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展开研讨。请你参与其中,为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发展农村文化,能够使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③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促进农村改革的发展,提升山东省农村的竞争力。
(2)①立足实践,抓住机遇,发挥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铸造齐鲁文化新辉煌。③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让世界真正了解齐鲁文化。④大力发展山东文化产业,打造有重要影响和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齐鲁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印象西湖》是导演团队深入杭州进行调研,以西湖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挖掘当地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将唯美的爱情故事以及历史传奇以片段化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山水实景演出。来自专业院校或经专业培训的300多名演员,无论春夏秋冬,均在水上表演。《印象西湖》将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法再造“西湖雨”,从一个侧面反映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自然神韵。整场山水实景演出,通过动态演绎、实景再现,将杭州城市内涵和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受到各界追捧与广泛好评。
《印象西湖》的创作成功,对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反讨“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文化创造者的作用。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⑥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试题分析:考生在回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本题设问中的知识限定是“文化创新”。根据材料中的“导演团队深入杭州进行调研”,可以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角度说明;对于材料中的“以西湖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挖掘当地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将唯美的爱情故事以及历史传奇以片段化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山水实景演出”,可以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角度分析说明;根据“来自专业院校或经专业培训的300多名演员”的信息,可以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角度说明;结合材料考生还可以从创新的内容的角度分析说明;还可以从面向世界,博彩众长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针对借助高科技等手段,可以从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错误的倾向的角度说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