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工程
- 共5750题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和克隆羊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______.
(2)图甲中②过程最常用诱导方法是______,图乙中过程b所选择的早期胚胎一般是______.
(3)单克隆抗体能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是利用其______.
(4)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全部像白面绵羊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5)图乙过程的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______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良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核基因
(6)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D.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正确答案
解:(1)图甲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图乙克隆羊培育过程,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培养.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灭活的病毒;胚胎移植应选择处于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
(3)单克隆抗体能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是利用其特异性.
(4)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不是全部像白面绵羊,因为卵细胞细胞质中的线粒体遗传物质也能控制某些性状.
(5)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只有通过可遗传变异改变动物的核基因.
(6)由于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所以选择卵细胞作为核移植的供体细胞.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2)灭活的病毒,桑椹胚或囊胚
(3)特异性
(4)不是 卵细胞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也能控制某些性状
(5)D
(6)C
解析
解:(1)图甲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图乙克隆羊培育过程,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培养.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灭活的病毒;胚胎移植应选择处于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
(3)单克隆抗体能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是利用其特异性.
(4)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不是全部像白面绵羊,因为卵细胞细胞质中的线粒体遗传物质也能控制某些性状.
(5)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只有通过可遗传变异改变动物的核基因.
(6)由于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所以选择卵细胞作为核移植的供体细胞.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2)灭活的病毒,桑椹胚或囊胚
(3)特异性
(4)不是 卵细胞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也能控制某些性状
(5)D
(6)C
甲流(H1N1)在世界各地大面积蔓延,有些国家还出现了死亡病例.科学家已经分离出H1N1病毒(一种
RNA病毒),某制药厂根据如图流程图生产预防和治疗甲流的抗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方式是______技术的应用,该过程还涉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______酶处理.
(3)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___.所需气体主要有02和C02,C0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若B细胞是骨髓瘤细胞,则A细胞是______细胞.获取A细胞前小鼠要先经过______处理.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D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方式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该过程还涉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3)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所需气体主要有02和C02,C0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若B细胞是骨髓瘤细胞,则A细胞是B淋巴细胞.获取AB淋巴细胞前小鼠要先经过注射灭活的H1N1病毒处理.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D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主要作用是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融合
(2)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3)清除代谢产物 维持培养液的pH
(4)B淋巴(浆细胞) 注射灭活的H1N1病毒 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5)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解析
解:(1)图示方式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该过程还涉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3)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所需气体主要有02和C02,C0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若B细胞是骨髓瘤细胞,则A细胞是B淋巴细胞.获取AB淋巴细胞前小鼠要先经过注射灭活的H1N1病毒处理.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D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主要作用是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融合
(2)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3)清除代谢产物 维持培养液的pH
(4)B淋巴(浆细胞) 注射灭活的H1N1病毒 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5)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______和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杂交瘤细胞分开培养后利用原理选育出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
(4)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特点______.
(5)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骨髓中的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上图中的某些淋巴细胞是指______.
(6)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伴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图中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非杂交瘤细胞和未融合细胞不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杂交瘤细胞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但此杂交瘤细胞能否产生特定的抗体,还需要利用抗原、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抗体检测,选育出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3)从血清中分离出的传统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5)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上图中的B淋巴细胞是指浆细胞(效应B细胞).
(6)葡萄糖进出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主动运输,氨基酸进出细胞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
(2)选择性 抗原、抗体能特异性结合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在体外大量增殖(无限增殖) 分泌特异性抗体
(5)造血干 浆细胞(效应B细胞)
(6)主动运输
解析
解:(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伴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图中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非杂交瘤细胞和未融合细胞不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杂交瘤细胞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但此杂交瘤细胞能否产生特定的抗体,还需要利用抗原、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抗体检测,选育出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3)从血清中分离出的传统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5)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上图中的B淋巴细胞是指浆细胞(效应B细胞).
(6)葡萄糖进出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主动运输,氨基酸进出细胞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
(2)选择性 抗原、抗体能特异性结合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在体外大量增殖(无限增殖) 分泌特异性抗体
(5)造血干 浆细胞(效应B细胞)
(6)主动运输
科学家通过杂交瘤细胞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B淋巴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
(2)图中将______注入小鼠体内,而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得B淋巴细胞,其中至少1个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该抗原的抗体.
(3)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5)得到较稳定的杂交瘤细胞后,需进行大规模体外培养才能获得抗体.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对环境条件有比较高要求,如培养液需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等.
(6)除上述过程获得抗体外,目前应用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生物制品主要有______(写出2项).
正确答案
解:(1)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因此需要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生成杂交瘤细胞,使其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2)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图中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而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杂交瘤细胞在特定培养基上筛选以及体外或体内培养涉及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5)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对环境条件有比较高要求,如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物质要充沛,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同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95%空气和5%CO2气体环境等.
(6)目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故答案为:
(1)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2)抗原
(3)在体外大量繁殖 产生特异性抗体
(4)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5)溶解氧 酸碱度 渗透压
(6)各类疫苗,生长因子,酶激素等医用蛋白质
解析
解:(1)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因此需要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生成杂交瘤细胞,使其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2)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图中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而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杂交瘤细胞在特定培养基上筛选以及体外或体内培养涉及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5)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对环境条件有比较高要求,如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物质要充沛,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同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95%空气和5%CO2气体环境等.
(6)目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故答案为:
(1)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2)抗原
(3)在体外大量繁殖 产生特异性抗体
(4)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5)溶解氧 酸碱度 渗透压
(6)各类疫苗,生长因子,酶激素等医用蛋白质
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2)图中②为______过程,常用促融剂诱导.该细胞具有______,因此不仅能分泌______,还能______.
(3)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小鼠进行免疫,即注射特定的抗原.
(2)过程②是动物细胞融合,由于融合后的细胞,具有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表达出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分泌抗体又能大量增殖.
(3)该方案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故答案为:
(1)不能 没有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无法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 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单一抗体 在体外快速增殖
(3)制备单克隆抗体
解析
解:(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小鼠进行免疫,即注射特定的抗原.
(2)过程②是动物细胞融合,由于融合后的细胞,具有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表达出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分泌抗体又能大量增殖.
(3)该方案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故答案为:
(1)不能 没有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无法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 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单一抗体 在体外快速增殖
(3)制备单克隆抗体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______融合,形成______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于______,可大量制备.
(2)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诱导融合.
(3)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
(4)为了能确定目的基因已经导入鼠淋巴细胞中,相应的载体需要有______以便于进行检测;改造抗体属于______工程的范畴.
正确答案
解:(1)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振动和电刺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振动和电刺激)、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因此,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3)浆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因此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
(4)为了能确定目的基因已经导入鼠淋巴细胞中,相应的载体需要有标记基因以便于进行检测;抗体属于蛋白质,因此改造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故答案为:
(1)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灭活的病毒
(3)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4)标记基因 蛋白质
解析
解:(1)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振动和电刺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振动和电刺激)、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因此,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3)浆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因此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
(4)为了能确定目的基因已经导入鼠淋巴细胞中,相应的载体需要有标记基因以便于进行检测;抗体属于蛋白质,因此改造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故答案为:
(1)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灭活的病毒
(3)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4)标记基因 蛋白质
下图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__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是在_____显微镜中观察到的。
(2)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ATP,大部分来自[ ]________,它的膜基本支架是________。
(3)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酶合成场所是[ ]_______。唾液淀粉酶合成后必须由[ ]_________,然后到[ ]______这两种结构再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此细胞为杂交瘤细胞,那么其分泌的物质称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动物 有中心体无细胞壁 电子
(2)[8]线粒体 磷脂双分子层
(3)[4]核糖体 [6]内质网 [3]高尔基体
(4)1、3、5、6、8
(5)单克隆抗体
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填数字)。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_________作为模板。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_________,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
(1)增殖(分裂) 分化 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记忆细胞 ⑤和⑥
(4)(动物)细胞融合 mRNA(信使RNA) 特异性
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_______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__。
(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___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__。(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效应B细胞 F.效应T细胞
(4)效应T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生“某物质”,并通过它们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二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________。
(5)效应B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______吞噬消化。
(6)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后,首先通过_______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然后通过______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前者整个过程包括:
①.感应阶段:是指对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阶段。
②._______阶段:此阶段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为_______,并且由相应的细胞分泌抗体。
③._______阶段:此阶段_______与SARS病毒特异性的结合,从而限制了SARS病毒的扩散。
(7)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______。欲更多地获得这一类型的抗体,可以采用单克隆的方法制备,即用康复患者的_______细胞与_______细胞融合,通过培养融合后的杂交细胞来获得单克隆抗体。
正确答案
(1)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
(2)淋巴因子
(3)A E BCDF
(4)靶细胞裂解死亡
(5)血清(或血浆) 抗原 吞噬细胞
(6)体液 细胞 ②.反应 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③.效应 抗体
(7)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能够杀灭SARS病毒的抗体 B淋巴 小鼠骨髓瘤
预防和治疗SARS可以有多条途径,如:注射球蛋白像预防肝炎流行一样来预防;重组干扰素用于临床预防、治疗SARS等。以SARS康复病人血液为基础而构建的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基因库已在上海建成,单克隆抗体可用于SARS的预防与治疗,免除目前直接用SARS康复病人的血清治疗SARS所可能带来的隐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免疫学上,SARS病毒、干扰素、球蛋白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蛋白由_______细胞分泌的,主要分布在______。水解以后的产物是________。
(3)SARS病毒首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______反应,以对抗SARS病毒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参与上述人体反应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SARS再次流行时,康复的SARS 患者可能不再患病或者被传染上,症状也比较轻,康复得比较快,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大量生产能够治疗SARS的抗体,需要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在获得小鼠B淋巴细胞之前,要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抗原 淋巴因子 抗体
(2)效应B细胞 血清
(3)免疫、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
(4)康复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有可以杀死SARS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5)注射SARS病毒
(6)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O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t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图中①所指的是_________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③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培养重组CHO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________。
(4)检测t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t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细胞,可由t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正确答案
(1)PCR
(2)mRNA thEPO
(3)培养液
(4)杂交瘤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O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图中①所指的是______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______,③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
(3)培养重组CHO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_________。
(4)检测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_____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正确答案
(1)PCR
(2)mRNA rhEPO
(3)培养液
(4)杂交瘤
下图1表示抗体的基本结构,VL是轻链可变区,VH是重链可变区。不同抗体可变区不同。杂交瘤技术的出现使抗体的制备进入了单克隆时代,而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为单抗的制备开辟了全新领域。下图2人源性噬菌体抗体生产过程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主要利用了杂交瘤细胞______特性。
(2)过程①使用了RT-PCR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常规PCR技术相比较,RT一PCR增加了__________过程。RT-PCR过程中,研究者为了仅使人体抗体基因得到扩增,应以______作为引物。
(3)为了使④过程成功率更高,应该使用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4)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生产过程分析,含抗体基因片段最终需要整合到中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逆转录 人抗体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序列
(3)Ca2+
(4)噬菌体的DNA
人类在预防与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要用到______酶,完全水解该过程的模板和产物得到的物质有____种。
(2)过程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___________。
(3)过程③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在该过程可用而植物体细胞杂交不能使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由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_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5)过程③若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则发生融合的是________,其制备通常要用________酶,试列举两种检测其活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逆转录 8
(2)目的基因(A基因)与运载体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4)A蛋白 核酸(基因)序列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5)原生质体 纤维素酶和果胶 观察细胞质流动 细胞的渗透失水或吸水(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胃癌是我国发生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下图。
(1)甲代表_________细胞。
(2)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______等(写出一种)。
(3)为筛选出丙,需将乙放入含有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培养,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通过检测细胞是否产生所需的专一抗体,筛选出丙,该过程中所选用的抗原是___________。
(4)在甲、丙及骨髓瘤细胞中,只有丙经培养后,可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淋巴(或浆、效应B)
(2)灭活的病毒、离心、振动、电激等 (写出一种即可)
(3)维持培养液的pH;人的胃癌细胞
(4)只有细胞丙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