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某人拉着细绳一端从水平地面上M点走到N点,细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吊起重物P,第一次使物体匀速上升,第二次人匀速前进,则比较两次绳子拉力对重物P做功大小为(  )

A第一次较大

B第二次较大

C两次一样大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第一次使物体匀速上升,由动能定理得:W1-mgh=0,h是物体上升的高度,可得绳子拉力对重物P做功 W1=mgh

第二次人匀速前进时,人的速度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速度,可知物体加速上升,由动能定理得:W2-mgh=,W2=mgh+,故有W2>W1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人通过大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用细线拉一质量为m的物体,开始时手拉的绳头在滑轮正下方H处,当保持这一高度向右走,人的速度恒为v.试求在从A点走到B点的过程中:

(1)物体上升的高度;

(2)人对物体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h==

(2)在A和B 两个位置时物体的速度:

vB=vcos30°   

vA=vcos60°

由动能定理和题意条件可得:

W-mgh=mVB2-mVA2

代入数据,解得:W=mv2+(3-)mgH

答:(1)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2)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v2+(3-)mgH.

解析

解:(1)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h==

(2)在A和B 两个位置时物体的速度:

vB=vcos30°   

vA=vcos60°

由动能定理和题意条件可得:

W-mgh=mVB2-mVA2

代入数据,解得:W=mv2+(3-)mgH

答:(1)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2)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mv2+(3-)mg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自由下落d后,沿竖直面内的固定轨道ABC运动,AB是半径为d的光滑圆弧,BC是直径为d的粗糙半圆弧(B是轨道的最低点).小球恰好能运动到C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球在BC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小球下落到B的过程:2=2mgd

解得:v=

在B点:T-mg=

得:T=5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Tˊ=T=5mg;

在C点:mg=

解得:

小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c2-2=-mgd+Wf

解得:Wf=-mgd;

(1)小球运动到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mg

(2)小球在BC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为mgd

解析

解:小球下落到B的过程:2=2mgd

解得:v=

在B点:T-mg=

得:T=5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Tˊ=T=5mg;

在C点:mg=

解得:

小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c2-2=-mgd+Wf

解得:Wf=-mgd;

(1)小球运动到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mg

(2)小球在BC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为mg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小

B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

C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短

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B、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S=0-Ek,得滑行距离S=,由题,μ、Ek相同,则m越小,S越大,即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那么质量大的滑行距离小.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动量定理得:-μmgt=0-,得到滑行时间t==,μ、Ek相同,可见,质量m越大,滑行时间t越小.故C正确.

D、根据功能关系得到:物体克服摩擦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量,动能的减小量相等,则物体克服摩擦做的功相等.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无锡期末)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速度之比为2:1,则A、B的动能之比为(  )

A2:1

B1:2

C1:1

D4: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k=mv2得,A、B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1,质量的大小之比为1:2,

则动能之比为2:1.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动能定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