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能
- 共2155题
古有守株待兔的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体重的打击时即可致死,若兔子与树桩作用时发生的位移为0.2m,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的速度可能为(g取10m/s2)(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Fs=0-mv2
v=
由题意F≥mg
得:v≥2m/s,所以D正确.
故选:D
如图所示,t=0时刻,质量M=4kg上表面水平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两端点A、B之间的中点C处静止着质量m=1kg、电荷量q=5×10-4C、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物体.现在0~2.5s末这段时间内,在小车所在空间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E1=2×103N/C的匀强电场;接着在2.5s末改变电场的大小和方向,使2.5s~3.5s末这段时间内,小车所在空间的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强度E2=5×103N/C;然后在t=3.5s末,撤去电场.若小车表面绝缘,小车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小车与物体之间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2.5s末小车和物体的速度;
(2)要让物体不从小车上滑落,小车的最小长度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小车与物体之间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g=1N
在0~2.5s末(t=2.5s)这段时间内,假设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的加速度为:
若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M=Ma=0.8N
因为fM<fmax,故假设成立.即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
所以,在2.5s末小车和物体的共同速度为:v=at=0.5m/s,方向水平向右.
(2)在2.5 s~3.5 s末(t′=1s)这段时间内,仍假设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的加速度为:
若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M=Ma′=2N
因为f′M>fmax,故假设不成立.即物体将相对小车向左运动.
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设3.5 s末物体、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动量定理,对物体有:(-qE2+μmg)t′=mv1-mv
对小车有:-μmgt′=Mv2-Mv
解得:v1=-1m/s(方向向左),v2=0.25m/s(方向向右)
这一过程中物体相对小车向左的位移是:
撤去电场后,物体和小车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它们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2+mv1=(M+m)v′
解得:v′=0
设这一过程中物体相对小车向左的位移为△s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s2=0.625m
所以,小车的最小长度为:L=2(△s1+△s2)=2.5m
答:
(1)2.5s末小车和物体的速度是0.5m/s.
(2)要让物体不从小车上滑落,小车的最小长度为2.5m.
解析
解:(1)小车与物体之间最大静摩擦力:fmax=μmg=1N
在0~2.5s末(t=2.5s)这段时间内,假设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的加速度为:
若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M=Ma=0.8N
因为fM<fmax,故假设成立.即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
所以,在2.5s末小车和物体的共同速度为:v=at=0.5m/s,方向水平向右.
(2)在2.5 s~3.5 s末(t′=1s)这段时间内,仍假设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的加速度为:
若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M=Ma′=2N
因为f′M>fmax,故假设不成立.即物体将相对小车向左运动.
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设3.5 s末物体、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动量定理,对物体有:(-qE2+μmg)t′=mv1-mv
对小车有:-μmgt′=Mv2-Mv
解得:v1=-1m/s(方向向左),v2=0.25m/s(方向向右)
这一过程中物体相对小车向左的位移是:
撤去电场后,物体和小车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它们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2+mv1=(M+m)v′
解得:v′=0
设这一过程中物体相对小车向左的位移为△s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s2=0.625m
所以,小车的最小长度为:L=2(△s1+△s2)=2.5m
答:
(1)2.5s末小车和物体的速度是0.5m/s.
(2)要让物体不从小车上滑落,小车的最小长度为2.5m.
图示为抚顺某儿童娱乐场的滑道示意图,其中AB为曲面滑道,BC为水平滑道,水平滑道BC与半径为1.25m的
圆弧滑道CD相切于C点,DE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海绵垫.某人从滑道顶端滑下,经过高度差为6m的A点和B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6m/s,在C点恰好做平抛运动,最后落在海绵垫上的E点.人的质量为60kg,在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g=m/s2.问:
(1)从A到B的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2)BC段的长度是多少?
(3)DE段的长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由动能定理:
得:Wf=2640J
(2)BC段加速度为:a=μg=5m/s2
设在C点的最小速度为vm,则在C点由
解得
由
联立解得xBC=2.35m
(3)在平抛阶段
R=
xDE=vmt-R
联理解得xDE=0.52m
答:(1)从A到B的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2640J
(2)BC段的长度是2.35m
(3)DE段的长度是0.52m
解析
解:(1)由动能定理:
得:Wf=2640J
(2)BC段加速度为:a=μg=5m/s2
设在C点的最小速度为vm,则在C点由
解得
由
联立解得xBC=2.35m
(3)在平抛阶段
R=
xDE=vmt-R
联理解得xDE=0.52m
答:(1)从A到B的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2640J
(2)BC段的长度是2.35m
(3)DE段的长度是0.52m
一列火车质量m=1000t,由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P=1.5×107W沿水平平直轨道向前运动,前进s=900m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设火车所受阻力恒定为车重力的0.05倍,g取10m/s2.求:
(1)火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
(2)当火车的速度为v=10m/s时的加速度a;
(3)火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t.
正确答案
解:(1)火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f=kmg,得:
f=0.05×1000×1000×10N=5×105N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时,火车速度达到最大值,
可得:P=Fvm=fvm=kmgvm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火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m==
=30m/s
(2)当火车的速度为v=10m/s时牵引力 F=
由牛顿第二定律:-kmg=ma,
解得:a=-kg=
m/s2-0.05×10m/s2=1m/s2
(3)根据动能定理得:
Pt-fs=mvm2,
代入数据得:t==
=60s
答:(1)火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为30m/s.(2)当火车的速度为v=10m/s时的加速度a为1m/s2;(3)火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t为60s.
解析
解:(1)火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f=kmg,得:
f=0.05×1000×1000×10N=5×105N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时,火车速度达到最大值,
可得:P=Fvm=fvm=kmgvm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火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m==
=30m/s
(2)当火车的速度为v=10m/s时牵引力 F=
由牛顿第二定律:-kmg=ma,
解得:a=-kg=
m/s2-0.05×10m/s2=1m/s2
(3)根据动能定理得:
Pt-fs=mvm2,
代入数据得:t==
=60s
答:(1)火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为30m/s.(2)当火车的速度为v=10m/s时的加速度a为1m/s2;(3)火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t为60s.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另一端与另一较长光滑斜面相接(物块经过连接处无能量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3m/s,长为L=1.25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m/s2求:
(1)水平作用力力F大小;
(2)滑块下滑的高度;
(3)求滑块第二次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
正确答案
解:(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重力mg和支持力N处于平衡,如图所示,
水平推力F=mgtanθ,解得:F=
N;
(2)设滑块从高为h处上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
解得:v=;
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mv02-
mv2,解得:h=0.2m;
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速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μmgL=mv02-
mv2,解得:h=0.7m;
故滑块下滑的高度应为0.2m或0.7m;
(3)滑块第二次滑上皮带时速度:vC=3m/s,
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加速度a=μg,
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B2-vC2=2aL,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vB=2m/s,
滑块减少的动能:EK=mvC2-
mvB2=2.5J,
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时间:t==0.5s,
在该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s传送带=V0t=1.5m,
滑块的为a滑块=L,
两者的相对位移:△s=s滑块+s传送带=2.75m,
克服摩擦力做功:Q=mgμ△s=5.5J,
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E电=Q-EK减=3J;
答:(1)水平作用力力F大小为N;(2)滑块下滑的高度为0.2m或0.7m;(3)滑块第二次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为3J.
解析
解:(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重力mg和支持力N处于平衡,如图所示,
水平推力F=mgtanθ,解得:F=
N;
(2)设滑块从高为h处上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
解得:v=;
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mv02-
mv2,解得:h=0.2m;
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速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μmgL=mv02-
mv2,解得:h=0.7m;
故滑块下滑的高度应为0.2m或0.7m;
(3)滑块第二次滑上皮带时速度:vC=3m/s,
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加速度a=μg,
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B2-vC2=2aL,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vB=2m/s,
滑块减少的动能:EK=mvC2-
mvB2=2.5J,
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时间:t==0.5s,
在该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s传送带=V0t=1.5m,
滑块的为a滑块=L,
两者的相对位移:△s=s滑块+s传送带=2.75m,
克服摩擦力做功:Q=mgμ△s=5.5J,
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E电=Q-EK减=3J;
答:(1)水平作用力力F大小为N;(2)滑块下滑的高度为0.2m或0.7m;(3)滑块第二次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为3J.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