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A错误;

B、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B错误;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兔的白毛和黑毛属于相对性状,但狗的长毛和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B杂合子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

D两种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正确;

B、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错误;

C、两种纯合子杂交后代可能是杂合子,如AAbb×aaBB,C错误;

D、两种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可能出现杂合子,也可能出现纯合子,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D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

B、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没有性状分离,不能判断显隐性,B错误;

C、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C正确;

D、抗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请分析回答:

(1)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25℃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______

(2)如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①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对等位基因,其中______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知,果蝇的直翼和卷翼性状表现受温度影响,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分析题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2条,因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图中,果蝇体细胞中共显示了Aa、Bb、Cc、Dd四对等位基因,其中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由于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三对等位基因,每一对等位基因产生的配子是2种,因此基因型为BbCcXDXd的果蝇产生的配子在理论上有2×2×2=8种.

故答案为:

(1)表现型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2  4  Dd

②8

解析

解:(1)由题意知,果蝇的直翼和卷翼性状表现受温度影响,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分析题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2条,因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图中,果蝇体细胞中共显示了Aa、Bb、Cc、Dd四对等位基因,其中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由于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三对等位基因,每一对等位基因产生的配子是2种,因此基因型为BbCcXDXd的果蝇产生的配子在理论上有2×2×2=8种.

故答案为:

(1)表现型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①2  4  Dd

②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林蛙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成蛙的性别情况.为验证温度只影响林蛙的性别,而不影响其性染色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满足实验所需

实验步骤:

I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母林蛙受精卯,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II在相同条件下将甲乙两组受精卯培养成成蛙;

皿统计分析各组林蛙的雌雄个体的数目;

IV在每组中随机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分别从其体内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的进行处理,分析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并进行统计.

回答:

(l)从表中可看出.在不同瘟度下.性染色体组成为的成蛙性别有差异.说明______

(2)该实脸的自变量是______

(3)请改正步骤II的错误______

(4)步骤IV中,每组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的原因是______

(5)实脸中对染色体染色所用的染色剂是______;观察分析性染色体时.应选用______的细胞;

(6)改正步骤II后的实脸结果是:甲______;乙______

正确答案

解:从表中可看出,在2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雌性,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雄性;在3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的个体,成蛙都表现为雄性,说明成蛙的性别除了跟染色体组成有关跟温度也有关系,即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同一种染色体组成由于温度不同可能导致性别不同.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所以步骤II在相同条件下将甲、乙两组受精卵培养成成蛙是不行的,应该体现不同的温度,可以做如下改正: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步骤IV中,每组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的原因是防止数目太少导致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从而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细胞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碱性染料是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染液.有丝分裂中期所以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最稳定、数目最清晰,便于计数,是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

(5)甲组的实验结果是: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甲组的实验结果是: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

故答案是:

(1)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温度  

(3)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6)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根据改正步骤Ⅱ后,次序可颠倒)

解析

解:从表中可看出,在2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雌性,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成蛙表现为雄性;在30℃下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的个体,成蛙都表现为雄性,说明成蛙的性别除了跟染色体组成有关跟温度也有关系,即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同一种染色体组成由于温度不同可能导致性别不同.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所以步骤II在相同条件下将甲、乙两组受精卵培养成成蛙是不行的,应该体现不同的温度,可以做如下改正: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步骤IV中,每组取数目足够多的雄蛙的原因是防止数目太少导致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从而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细胞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碱性染料是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染液.有丝分裂中期所以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最稳定、数目最清晰,便于计数,是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

(5)甲组的实验结果是: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甲组的实验结果是: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

故答案是:

(1)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温度  

(3)甲乙两组应该分别在20℃和30℃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4)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5)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6)2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0℃条件下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根据改正步骤Ⅱ后,次序可颠倒)

下一知识点 : 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