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共410题
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毛颖对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P、p表示)、抗锈对感锈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R、r表示)。下表是四组不同品种小麦杂交结果的数量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第______组数据可以同时判断两种显性性状,它们分别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第二组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对第一组F1中的毛颖抗锈类型进行测交,其测交结果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何?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一 毛颖、抗锈 在F1中出现了隐性性状光颖和感锈性状
(2)PpRR pprr
(3)毛颖抗锈:毛颖感锈:光颖抗镑:光颖感锈=4:2:2:1
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显性)。为探究b1、b2、b3、b4之间的显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
正确答案
(1)①.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②.bl>b3>b2>b4 (2)Bb4 青毛:白毛:褐毛=2:1:1
现有两个纯合果蝇品系:品系A和品系B。两个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品系A猩红眼基因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位于果蝇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两个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的效应。
实验1:品系A雄性与品系B雌性杂交产生的F1中有200个野生型雄蝇和198个野生型雌蝇;
实验2:品系B雄性与品系A雌性杂交产生的F1中有197个猩红眼雄蝇和201个野生型雌蝇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品系A猩红眼基因对野生型等位基因为_______性,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品系B猩红眼基因对野生型等位基因为_______性,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3)让实验1的F1代互交,预期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实验2的F1代互交,预期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隐性 X
(2)隐性 常
(3)野生型雌性:猩红眼雌性:野生型雄性:猩红眼雄性=6:2:3:5
(4) 野生型雌性:猩红眼雌性:野生型雄性:猩红眼雄性=3:5:3:5
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1组和第3 无纹、绿色
(2)aB或ab 2
(3)A基因纯合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4)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1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性状,低酚是________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1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1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设计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正确答案
(1)显性 隐性
(2)AaBB aaBb
(3)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棕色棉,或没有出现白色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