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 共1283题
周窝村是一个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小村庄,拥有良好的乐器产业基础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正朝着建成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代表意义的“国际音乐名镇”努力。其发展前后对比如下: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周窝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12分)
正确答案
①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孝子”、“好儿媳”等村民喜闻乐见的评选活动,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需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②通过村民自发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③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培训基地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④通过比理想、必道德、比文化、比文明等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每点3分)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孝子”、“好儿媳”属于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体现了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培训基地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比理想、必道德、比文化、比文明等活动的进行体现了全面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2年作为券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牲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广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材料二 广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才巴握广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极力成为 北京、上海之外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三极;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岭南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 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广东如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12分)
正确答案
(1)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3分)
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3分)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分)
④抓住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3分)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文化强省建设必须认识和把握广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推动文化发展。(3分)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抓住了文化强省的主要矛盾。(3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划拨专项资金打造广东特色文化品牌。(3分)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文化强省既注重发展个性特色,又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的普遍经验。(3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对材料的把握与理解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题中材料“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体现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题中材料“举办‘开心广场、百牲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体现了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题中材料“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题中材料“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体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本题要求学生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广东省应怎样推进文化建设。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指的是矛盾的相关知识;其次,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矛盾观点的方法论要求。题中材料“文化强省建设必须认识和把握广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启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题中材料“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启示抓主要矛盾;题中材料“划拨专项资金打造广东特色文化品牌”启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中材料“广东文化强省既注重发展个性特色,又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的普遍经验”启示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请回答什么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3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是什么?(4分)
(3)有人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只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8分)
正确答案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分)
(2)①地位:在人民大众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其自身的先进性、科学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2分)
②作用: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2分)
(3)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分)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大力推进文化改革与创新;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要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加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6分,任答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应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本题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情况,学生回答起来应该较为容易。
(2)本题亦属于对课本知识识记方面的要求,只要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对基础知识记忆深刻,就能较为顺利的完成作答。
(3)本题要求学生评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只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观点。由于本题材料所给内容不多,不能更多地从中获得答题的信息,这就需要学生广泛回忆课本知识,已找到答题的突破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仅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需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大力推进文化改革与创新;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等。
现在走向富裕的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目前农村的精神产品生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等和城里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民对更快更好地实施“文化富民工程”有了更强烈的渴望。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推进上述“文化富民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正确答案
①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推进文化的传播、共享。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2分)
②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2分)
③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分)
设问没有直接限定答题的角度,因此要通过审材料,找出考查的知识点。审材料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根据关键词句确定考查点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2分)
(2)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8分)
正确答案
(1)漫画反映了当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严重不足,整体水平偏低,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2分)
(2)建议:①坚持文化消费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好。(2分)②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居民实际文化需求。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优化文化消费结构,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3分)③文化生产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为广大居民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居民应自觉地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自觉进行文化消费活动,满足精神享受,实现自我全面发展。(3分)
回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读懂漫画。读漫画时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漫画中大大的花瓶代表经济发展,枯萎的花朵代表文化消费不足。根据漫画本身的意思结合文化生活知识作答 。第二问的回答是建立在对第一问回答的基础上的,根据第一问,可知第二问是考查如何扩大文化消费,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作答时要注意考虑行为主体有国家(政府)、文化企业、社会、公民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