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 共1283题
材料一: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乙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搜集到以下资料。
┌──────────┬──────────┬─────────────┐
│向家长隐瞒上网情况的│患网络成瘾症的中学,│受网络暴力、色情文化影响诱│
│学生占上网学生的比例│生占中学生的比例 │发的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
│ 54% │ 14.8% │ 57% │
└──────────┴──────────┴─────────────┘
材料二 :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要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9分)
正确答案
①政府要切实履行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3分)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3分)
③公民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3分)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也可酌情给分,该问最高得分为9分)
设问的指向性明确,考查如何发展文化,要求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分别作答。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是考察政府的职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是考查考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新题。专家认为,“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结合《文化生活》所学知识,就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谈谈你的看法。(6分)
正确答案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极参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自己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文化生活中正确选择,坚决抵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负面影响,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等。(6分)
(答上其中3条即得6分,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设问没有明确考查的知识点,但可以从设问中找出隐含的考点。这是一道有综合性的主观题。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的内涵丰富,可以从多角度作答。个人的精神世界,对待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对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等。
(08海南卷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南建省20年以来,根据本省特点,坚持生态立省,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 海南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海南文化公园。该公园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公园配套设施等。海南文化公园为开放性文化主题公园,体现以人为本、群众性、大众化的特点,不设围墙、不售门票,以文化普及、艺术生产为主,休闲健身为辅,兼顾文化商业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交范围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材料二 从1999年到2006年,海南省共投入120多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生态建设,目前90%以上的省内大中型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建省到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21倍,同时生态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度假天堂。
(1)谈谈海南省加大文化投入,建设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8分)
正确答案
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2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2分)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2分)
若考生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第1问中海南省加大文化投入,实质是重视文化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对社会来说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个人来讲能首先满足人们精神要求,还能增强人们精神力量,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网络建设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收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某市农民上网情况调查表
(1)依据调查信息,有人认为,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应予以取缔。请用所学“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09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要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如何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网络文化也是如此。网络文化中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暴力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它阻碍社会的发展,毒害人们的心灵,对此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②先进的、健康的网络文化对社会、对人生有促进作用。对此,则应支持和发展。③把网络文化与腐朽文化等同起来,对网络文化一概取缔的观点是不对的。
(2)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②公民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红色文化在弘扬时代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江西卫视于2007年8月推出首届“中国红歌会”。节目内容以红色经典革命歌曲为主题,表现形式借鉴了选秀节目的做法,参与竞歌的选手可以是文艺青年,也可以是参加红色之旅的全国游客。中国红歌会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对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的追求。2008年11月26日晚,“中国红歌会”大型晚会《永远的红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红歌会”红遍祖国大地。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红歌会”为什么能红遍祖国大地?
(2) 发展红色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1)①中国红歌会以红色经典革命歌曲为主题,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中国红歌会在内容、形式、对象、传播手段上进行创新,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中国红歌会,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2)①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⑤引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建设。
第一问限定了答题的角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回答是注意结合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的融合。第二问考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答时注意结合材料,观点与材料要一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