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共5899题
13.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行驶,以向东为正方 向,两辆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正确答案
解析
两速度图象都在第一象限为正值,所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是向东行驶,所以A正确;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确定乙车加速度为负值且恒定,而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从而确定乙车做匀减速运动,所以B项正确;从图上可得6s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所以C项正确;速度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甲车的位移,乙车的位移
,所以两车位移相等,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斜率和面积表示的物理意义,这类问题是高考的热点。
易错点
(1)速度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
(2)速度图象中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知识点
5.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
正确答案
知识点
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观察图像可知,甲物体运动图像的斜率大小大于乙物体,故A选项错误;整个运动过程甲物体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但速度一直为正,没有出现折返运动,乙物体一直单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故两物体位移均增大,B选项错误;t1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均相同,C选项错误;0-t1时间内,甲运动图像与坐标轴围城的面积大于乙,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又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故而甲在乙前方,而过了t1时刻以后,乙物体速度超过甲,所以距离开始减小,故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可知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图像。
解题思路
观察图像斜率,通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易错点
1、图像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是矢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2、图像面积表示的是物体运动的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若存在t轴下方区域,则位移为负。
知识点
14.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在x-t图象里面,点表示任一时刻对应的位移,对于B质点0到4s位移逐渐增大,4到8s位移逐渐减小,说明先是正向的直线运动,然后是反向的直线运动,C正确。4s时A、B两质点位移相同,此时相遇,D错。某一时刻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时刻对应的速度,A的斜率为20,所以速度应为20m/s,A错。对于B质点4s前斜率越来越小,所以速度也就越来越小,应该减速运动,同理4s后应该是加速运动,B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获取图象信息的能力,x-t图象和v-t图象是高考中重要的考查点,掌握图像中的点、斜率、截距、以及图像围成的面积所表示的意义是突破这类题的关键。
解题思路
清楚在x-t图象里面,点、斜率、截距所表示的意义
易错点
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的点、斜率、截距所表示的意义
知识点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
与时间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一个物体在多个恒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加速度应该是先增大后减小,是一直在变化,故错误。B选项,速度没有突然改变方向并且加速度在变化,斜率应该变化,故错误。C选项,图像的斜率是先减小后增大,故错误。D选项,图像斜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1、考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F合=ma,以及力的合成。2、考查运动图像v-t,及v-t图像的斜率的含义。图像类题型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做图像类习题的一般步骤: ①“一看”横纵坐标,明确图像的类型②“二看”图像趋势,是增大还是减小③“三看”斜率、截距,理解斜率的意义、代表什么物理量、或者根据公式求得斜率的公式从而分析相关物理量,考图像斜率是高考考得最多的。④“四看”拐点、转折点,明确拐点,转折点代表什么意思,及其物理条件⑤“五看”平衡值、渐进值,明确其含义或物理条件
解题思路
1、理解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F合=ma合外力与加速度呈正比,方向相同。2、明确合外力的变化趋势:先增大后减小。3、看懂v-t图像斜率的含义:v-t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
易错点
容易把合外力的变化趋势看成该力的变化趋势(先减小后增大),合外力的变化趋势其实是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
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行驶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则有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故,D正确。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C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
解题思路
整个运动过程0~t0速度加速运动,t0~3 t0减速运动,始终沿同一方向运动,所以A、B错误。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求解加速度之比.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由几何知识求解位移大小之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平均速度之比
易错点
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大小
知识点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
正确答案
解析
甲0-2秒以V=2米/秒匀速运动,3-6秒以V=1米/秒反向匀速运动,乙一直以V=0.5米/秒沿正方向匀速运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先确定图像的横纵坐标。2、关注图线的斜率、图线的交点。
易错点
1、与V-t图像混淆。2、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是矢量。
知识点
14.如图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甲的加速度沿负向,乙的加速度沿正向,两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根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B错误.
C、如果0时刻乙在甲前方0.6m处,0-1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两者间距减小.1-3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小,两者间距增大,则t=1s时刻,两者间距最小,最小间距为
Smin=0.1m,故C正确.
D、由图线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解题思路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根据速度的关系分析甲乙之间距离的变化,由“面积”表示位移求最小距离.
易错点
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
知识点
36. 【物理——选修3-5】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为3kg. 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动,与B发生碰撞,碰前A的速度变化如图乙中图线Ⅰ所示,碰后A、B的速度变化分别如图线Ⅱ、Ⅲ所示,g取10m/s2,求:
①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物体B的质量.
正确答案
(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2)物体B的质量为1kg.
解析
解:①由图乙知A的加速度a=(v1-v0)/t (2分)
=(2-3)/1m/s2=-1m/s2 (1分)
设μ为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 (2分)
解得μ=0.1 (1分)
②由图乙得碰后A速度vA=1m/s,B的速度vB=3m/s
碰撞前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mAv1=mAvA+mBvB (3分)
解得 mB=1kg (1分)
考查方向
动量定理应用
解题思路
(1)碰撞前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v-t图象得到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动摩擦因素;
(2)由图象得到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然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易错点
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到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运动规律,而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知识点
5.s-t图像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己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s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目的斜率代表速度,因此t=5s时,仅仅是相遇,速度不等,A错。甲图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为4m/s正确。乙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10s时,速度为0.根据题意在t=5到10s这段时间内,所以在t=5s时的速度为8m/s,加速度为1.6m/s2,C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位移为80m,所以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
解题思路
看清图像表达的意思,知道图像斜率、面积的含义
易错点
本类题容易因为没看清图像的坐标等造成误判断
教师点评
注意题目中的隐藏信息,并且要结合图像类问题的处理技巧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