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含量的测定
- 共1476题
现有药品:锌片、稀硫酸、无水硫酸铜、氧化铜和水。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粗略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假设环境为标准状况)。
(1)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胶管省略)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不漏出氢气,操作中加放试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用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写出计算锌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式:锌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③④⑥
(2)G接F、E接I
(3)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将试管斜放,再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滑下,与稀硫酸接触
(4)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某种铝合金(合金元素为Mg、Al)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规定其中铝含量不能低于78%),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
(2)合金样品固体M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倾斜左边装置使氢氧化钠溶液(足量)与质量为a的合金粉末(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若量气管最大量程为50 mL,则固体M中铝的质量[m(Al)]范围为____________。
(4)若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替换为足量的盐酸,则反应停止后量气管内气体体积__________(填“>” “<”或“=”)V。
(5)若a=38 mg,v=44.8 mL(标准状况),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合金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不写计算过程) 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正确答案
(1)安装好装置并在量气管内加入水,向下移动水准管,静置片刻。若水准管中液面与量气管液面维持一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2OH-+2Al+2H2O=2AlO2-+3H2↑
(3)0
(4)>
(5)符合
为了探究碱式碳酸镁[mMgCO3·nMg(OH)2·xH2O]的组成,某化学小组仅利用下列仪器组装一套完整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向装置中通入空气,若空气流从左向右,装置连接顺序为(装置不重复使用,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空气→( )( )→( )( )→( )( )→( )( )→(g)。
(2)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1)中的整套实验装置有缺陷,其不妥之处为___________;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
(5)将装置改进后进行实验,称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镁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6g残留物,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0. 72 g水。则此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c、a、b、i、j(或j、i)、e、f
(2)关闭K1,打开K2,通入足量空气后,再打开K1关闭K2
(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4)D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气体;D后再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3MgCO3·Mg(OH)2·3H2O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纺织品的漂白。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加入到ClO2发生器中;
②将产生的ClO2气体在稳定装置中用水吸收后,再加入NaOH和双氧水;
③在固体分离装置中进行分离,得到亚氯酸钠。
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且NaClO2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ClO2发生器中同时有氯气产生,则在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在ClO2稳定装置中,H2O2作_______ (选填序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3)在实验室模拟“固体分离装置”中的技术,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操作代号)。
A.过滤 B.加热 C.蒸发 D.分液 E.蒸馏 F.冷却
(4)经查阅资料可知,当pH≤2.0时,ClO2-能被I-完全还原成Cl-,欲测定成品中NaClO2的含量,现进行以 下操作: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步骤Ⅲ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若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去了VmL Na2S2O3溶液,则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字母表示)。
正确答案
(1)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2)B
(3)BCFA
(4)①ClO2-+4H++4I-=2I2+Cl-+2H2O;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
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试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氮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Ⅱ-Ⅲ-Ⅳ-Ⅴ-Ⅵ,此时Ⅱ 中现象为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上述反应,2.5g 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液漏斗
(2)碱石灰;3CuO+2NH33Cu+N2+3H2O;浓硫酸
(3)试纸变蓝;CuO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水,使试纸变蓝
(4)Mg3N2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密度为ρ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衡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____MnO4-+____H2O2+____H+=____Mn2++____H2O+________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为____________。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演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6)
正确答案
(1)容量瓶
(2)2、5、6、2、8、5O2
(3)酸式;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
(5)偏高
(6)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初步确定其成分可能是NaCl与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小军、小红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明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写化学式),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将白色粉末溶解于水后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Cl。你认为小军的这个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_(填写“严密”或“不严密”)。
(3)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Cl,小红也设计了实验方案,操作如下
① 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小军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军认为只要将其中一种试剂改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稀溶液,就可以证明有NaCl存在。
正确答案
(1)Na2CO3;CO32-+2H+==CO2↑+H2O
(2)不严密
(3)①搅拌或加快溶解速度;②Ag++Cl-==AgCl↓;③加入的HCl含有Cl-,能与Ag+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NaCl的存在(答案合理即可);HNO3
电炉加热时用纯O2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O2按从左到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gf
______
h
______c
_________
_________
其中,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O2,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加快O2的生成。
(2)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92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A管质量增加1.76g,B管质量增加1.08g,则该样品的实验式(最简式)为_________
(4)要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还要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经测定其蒸气密度为2.054 g·L-1(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
(5)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e;i;d;a(或b)
(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3)C2H6O
(4)C2H6O
(5)CH3CH2OH
现有一包固体粉未,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
(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
(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
(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的步骤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原溶液中CaCO3不溶于水,CuSO4溶于水后为蓝色液体,所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这两种物质;
②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加盐酸时沉淀消失,说明是碳酸钡,所以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硫酸根离子,即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aCO3、Na2SO4、CuSO4,一定有Na2CO3,
故答案为:CaCO3、Na2SO4、CuSO4;
(2)根据以上分析一定存在的物质是:Na2CO3,
故答案为:Na2CO3;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Cl,
故答案为:NaCl;
(4)氯化钠的存在与否,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来确定,氯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操作是:取固体粉未少许,加水溶解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NaCl,发生的反应为CO32-+2H+═CO2↑+H2O、Ag++Cl-═AgCl↓,
故答案为:取固体粉未少许,加水溶解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NaCl,CO32-+2H+═CO2↑+H2O、Ag++Cl-═AgCl↓.
已知某白色混合物粉末中含有 Al2 (SO4)3、Na2SO4、NH4HCO3、NH4Cl、K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限选仪器、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紫色石蕊试纸;1mol•L-1硝酸、1mol•L-1盐酸、1mol•L-1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I、初步探究
取适量混合物于烧杯中,用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取少量A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上述实验证明: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名称),肯定不含有______(化学式)
II、进一步探究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混合固体的组成,需要进行实验1或实验1、2,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某白色混合物粉末中含有 Al2 (SO4)3、Na2SO4、NH4HCO3、NH4Cl、K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
Ⅰ、取适量混合物于烧杯中,用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说明Al2 (SO4)3、NH4HCO3、不能同时共存;取少量A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溶液为NH4NO3,证明一定含有NH4HCO3;一定不含Al2 (SO4)3;
故答案为:碳酸氢铵;Al2 (SO4)3;
Ⅱ、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混合固体的组成,Na2SO4、NH4Cl、KCl是否含有,根据实验步骤分析,
实验1:取少量溶液B为NH4NO3,放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Ba(NO3)2溶液,振荡,静置观察,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固体混合物含有Na2SO4,该混合物组成为NH4HCO3和Na2SO4;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混合物中不含Na2SO4;含有KCl和NH4Cl;
实验2:若固体混合物不含Na2SO4;取少量原固体混合物放于试管中,将试管套入试管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充分加热;如果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说明混合物中含有KCl,该混合物的组成为KCl和NH4HCO3,如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说明固体中含有NH4Cl,该混合物的组成为NH4Cl和NH4HCO3;
故答案为:
.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