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 共1252题
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不写反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
(3)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B.
C.甲醇 D.CH3-O-CH3E.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 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故答案为:小;
(2)乙烯中含双键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从方程式可看出,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100%;
(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故乙醇的同分异构体为甲醚;
故答案为:D;
(4)①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C2H5OH+3O2
2CO2+3H2O,所用1mol乙醇燃烧消耗3mol氧气,
故答案为:3;
②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2H5OH+O22CH3CHO+2H2O.
解析
解:(1)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故答案为:小;
(2)乙烯中含双键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从方程式可看出,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100%;
(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故乙醇的同分异构体为甲醚;
故答案为:D;
(4)①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C2H5OH+3O2
2CO2+3H2O,所用1mol乙醇燃烧消耗3mol氧气,
故答案为:3;
②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2H5OH+O22CH3CHO+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根据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食酸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故A正确;;
B、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正确;
C、因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正确;
D、因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发生酯化反应,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两者发生反应的条件不同,故D错误;
故选:D.
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香味越浓郁.其原因是久置的葡萄酒中,与原来相比含有更多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红葡萄酒中含有乙醇,乙醇不断氧化最终生成了酸,乙醇能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
故选A.
新修改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新规规定酒驾一次扣12分,出此拳治理酒驾是因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如图所示为交警在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其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呼出的乙醇蒸气迅速变蓝,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具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⑤乙醇可与羧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易被检测,与测定原理有关;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测定原理无关;
③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K2Cr2C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乙醇迅速氧化为乙酸蓝绿色的Cr3+,与测定原理有关;
④乙醇可看成是乙烷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是烃的含氧化合物,与测定原理无关;
⑤乙醇可与羧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与测定原理无关;
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③.
故选C.
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C7酸性水溶液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易被检测,与测定原理有关;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测定原理无关;
③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K2Cr2C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乙醇迅速氧化为乙酸蓝绿色的Cr3+,与测定原理有关;
④乙醇可看成是乙烷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是烃的含氧化合物,与测定原理无关.
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③.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