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折旧
- 共93题
甲公司2007~2009年有关投资业务如下:
(1)2007年1月27日,甲公司和乙公司达成协议,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库存商品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控制的A公司10%的股权。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 300万元(其中:成本1 2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产均已交付给乙公司并办妥相关手续。
(2)甲公司为取得A公司的股权而发生的相关直接费用为30万元。此时A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35 000万元。
(3)2007年12月31日A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 400万元。
(4)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从A公司的另一投资者处取得A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7 500万元。此次购买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30%,对A公司有重大影响,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8年1月1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7 800万元(与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相等)。
(5)2008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2 400万元。
(6)2008.年末A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最终增加资本公积200万元。
(7)2009年1月5日,甲公司将持有的A公司的15%股权对外转让,实得款项6 200万元,从而对A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因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当期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400
B.300
C.200
D.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1 600-1 300+100-100=300(万元)
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
A.材料销售收入
B.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
C.提供劳务收入
D.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答案解析]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商品。但收入不包括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故答案为ACD。
根据业务(3)甲公司应做的会计分录不包括( )。
A.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00
累计折旧 6000000
贷:固定资产 8000000
B.借:银行存款 4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000
C.借:固定资产清理 25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2500000
D.借:固定资产清理 2500000
贷: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2500000
E.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非正常商品的销售,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按出售商品的账面价值确认为收入,实际交易价格超过出售商品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明达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厂,旺源公司是一家汽车贸易商行,作为明达公司的子公司旺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推销明达所生产的汽车。2004年双方发生如下交易:
(1) 2004年4月1日旺源公司出售汽车一台,售价为18万元。假定不存在其他税费。该汽车是2002年6月1日购自明达公司,当时该商品的交易价为50万元,毛利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款项于当日交割完毕。旺源公司将购入的汽车作为固定资产服务于营销部门,另支付了调试费1.5万元,并采用: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无残值。明达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孰低法,2002年末该汽车的可收回价值为40.5万元,2003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33.25万元。
(2) 2004年12月1日明达公司赊销汽车给旺源公司,售价为100万元,毛利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
(3) 旺源公司对存货的期末的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采用单项比较法计算存货的跌价损失。假定存货跌价准备不随着商品的销售同步转出,而采取期末调账的方式修正存货的跌价准备.旺源公司年初库存汽车中购自明达公司的价值300万元,该批存货交易当时的毛利率为25%,年初的“存货跌价准备”中对应该批商品的金额为86万元。
(4) 旺源公司2004年10月1日将来自明达公司的汽车销售给华夏公司,结转销售成本280万元,旺源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认定存货的发出计价。
(5) 旺源公司根据行情推定来自明达公司的汽车可变现净值为93万元。
(6) 年初明达公司的应收账款中属于应收旺源公司的有234万元,当年收回了58.50万元,坏账提取比例为10%。
[要求]根据以仁资料做出如下会计处理;
(1)做出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2―2004年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
(2)做出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4年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
(3)做出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4年内部应收、应付账款的抵销分录。
正确答案
(1)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
①2002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a.借:主营业务收入 5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0
固定资产原价 10
b.借:累计折旧 1
贷:营业费用 1
c.由于旺源公司年末固定资产折余价值=60-60÷5÷2=54(万元),相比期末可收回价值 40.5万元,应提取减值准备13.5万元,而总集团认可的年末固定资产折余价值=50-50÷5÷2=45(万元),相比期末可收回价值40.5万元,应提取减值准备4.5万元;旺源公司的减值计提口径相比总集团显然多提了9万元,所以,应做如下抵销: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
贷:营业外支出 9
②2003年的抵销处理:
a.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0
贷:固定资产原价 10
b.借:累计折旧 1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
c.由于旺源公司和总集团均认定2003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40.5万元,所以双方认定的当年折旧额均为9万元(40.5÷4.5),并不存在差异,也就无须对此抵销了。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9
d.2003年末旺源公司和总集团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均为31.5万元(40.5―40.5÷4.5),相比期末可收回价值33.25万元,旺源公司做了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75
贷:累计折旧 3
营业外支出 1.75
而总集团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75
贷:累计折旧 1
营业外支出 1.75
两相比较应做如下抵销:
借:累计折旧 2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③2004年抵销分录情况:
由于旺源公司与总集团均认可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价值为33.75万元,则无论是当年的折旧口径还是出售的损益口径均相同,无须对此抵销。又因为固定资产在当年出售后,固定资产的各项指标均在合并报表时不存在,其各自与总集团的差异相互抵销,当年就不存在抵销分录了。
(2) 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4年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
①抵销旺源公司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中不被总集团认可的部分:
a.年初旺源公司内部交易购入存货的价值中总集团认可的部分是225万元[300×(1- 25%)];
b.根据该批存货已提准备86万元,可认定该批存货的年初可变现净值为214万元;
c.总集团认可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1万元,相比已提准备86万元,不认可75万元的减值计提
d.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7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75
②当年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
a.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75
贷:主营业务成本 75
b.借:主营业务成本 (20×25%)5
贷:存货 5
c.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0
存货 20
d.由于总集团认可的年末存货的价值为95万元(20×75%+l00×80%),相比期末存货的可收回价值93万元,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2万元,再针对总集团所认可的年初已提准备11万元 (225-214),总集团认为当年应反冲9万元的跌价损失;而旺源公司则认定应反冲59万元[86- (120―93)]的跌价损失。
借:管理费用 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
(3)当年内部应收、应付账款的抵销:
①借:应付账款 292.5
贷:应收账款 292.5
②借:坏账准备 23.4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3.4
③借:坏账准备 5.85
贷:管理费用 5.85
解析
暂无解析
对于以前年度内部交易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在将其包含的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时,应当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
A.借记“产品销售收入”,贷记“固定资产原价”
B.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贷记“固定资产原价”
C.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原价”
D.借记“营业外收入”,贷记“固定资产原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
A.材料销售收入
B.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
C.提供劳务收入
D.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商品。但收入不包括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故答案为ACD。
甲公司有两家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2009年6月1日,乙公司将其产品销售给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售价25万元(不含增值税),销售成本13万元。丙公司购入后按4年的期限、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在编制201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调减“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的金额是( )万元。
A.1.5
B.12
C.4.5
D.7.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即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金额,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同时,将以前会计期间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多计提的累计折旧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即按照以前会计期间抵销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多计提的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甲公司在编制201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调减“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的金额=(25-13)-(25-13)÷4×2.5=4.5(万元)。
下列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
A.提供现金折扣销售商品的,购货方按净价法确认应付债务
D.存货采购过程中因不可抗力而发生的净损失,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C.以支付土地出止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按期摊销.
D.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将原发生时计入损益的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E.融资租赁方式租人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孰低的期限内计提折旧
A.以支付土地出止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按期摊销.
B.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将原发生时计入损益的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C.融资租赁方式租人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孰低的期限内计提折旧
D.存货采购过程中因不可抗力而发生的净损失,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E.下列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F.)。
G.提供现金折扣销售商品的,购货方按净价法确认应付债务
正确答案
C,E
解析
[解析] 提供现金折扣销售商品的,购货方按总价法确认应付债务;存货采购过程中因不可抗力而发生的净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不得将原发生时计入损益的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
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7年有关资料如下:
(1) 有关账户年初、期末余额和部分账户发生额如下:
单位:万元
账户名称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 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 2340 4680
应收票据 585 351
交易性金融资产 300 100(出售) 200
应收股利 20 30 10
存货 2500 2400
长期股权投资 500 200(以固定资产投资) 700
应付账款 1755 234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250 302(已交) 408(进项税额) 220
短期借款 600 400 700
(2) 利润表有关账户本年发生额如下:
账户名称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营业收入 4000
营业成本 2500
投资收益:
现金股利 10
出售交易性金额资产 20
(3)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非现金等价物;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已收到现金;应收、应付款项均以现金结算;应收账款变动数中含有本期核销的坏账准备100万元;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确认的固定资产处置损失为50万元。
不考虑该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9年度现金流量表列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金额为2574万元
B.“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金额为2223万元
C.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20万元
D.未发生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000+4000×17%)+(2340-4680)+(585-351)-100=2474(万元)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500+408+(2400-2500)+(1755-2340)=2223(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00+20=120(万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20×2年2月甲公司决定以库存商品和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的股票)与乙公司交换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设备一台。
(1)甲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4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为520万元(其中:成本为4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
(2)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其中成本为400万元,损益调整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672万元;固定资产设备的账面原值为48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288万元(含增值税),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8万元。
(3)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入的资产均不改变其用途。另外甲公司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运费10万元。乙公司为换入库存商品支付保险费3万元,为换入B公司的股票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假设两公司均未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小题。
乙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时确认的损益合计为( )。
A.33.85万元
B.80万元
C.38.15万元
D.8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672-600=72(万元),固定资产处置损益=288/1.17-(480-200)=-33.85(万元),应确认的损益合计=72-33.85=38.15(万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