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秋•简阳市校级期中)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十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B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CNa2CO3盐酸     AgNO3     BaCl2

DAgNO3盐酸     BaCl2      Na2CO3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转化关系中乙+丁→无色无味气体,证明乙丁为Na2CO3、盐酸;依据反应:甲+乙→沉淀;乙+丙→沉淀;乙和甲丙反应生成沉淀,丙十丁→沉淀,判断为乙为Na2CO3;丁为盐酸;丙为AgNO3;甲为BaCl2

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BaCl2、Na2CO3、AgNO3、盐酸,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能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醋酸

B金属钠

C碳酸钙

D无水硫酸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醋酸和乙醇和水不反应,不能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故A错误;

B、金属钠与乙醇或水都反应生成氢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水,故B错误;

C、碳酸钙难溶于水,不和酒精和水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水,故C错误

D、水能与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CuSO4•5H2O,固体由无色变为蓝色,可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末)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I-、NO3-、CO32-、SO42-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排除______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排除____________存在.

(3)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排除______存在.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另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______存在,又排除______存在.

(5)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

①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②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③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1)现象: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反应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故答案为:CO32-

(2)根据实验(2)现象: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而I-与Fe3+、NO3-和H+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NO3-

故答案为:NO3-、Fe3+

(3)根据实验(3)现象: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而Fe3+、Mg2+、Al3+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Mg2+、Al3+

故答案为:Fe3+、Mg2+、Al3+

(4)根据实验(4)现象: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Ba2+,而Ba2+能与SO42-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

故答案为:Ba2+;SO42-

(5)由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2+、I-、NH4+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Fe3+、Al3+、NO3-、Fe3+、CO32-、SO42-

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Na+、Cl-

故答案为:Ba2+、I-、NH4+;Mg2+、Fe3+、Al3+、NO3-、Fe3+、CO32-、SO42-;K+、Na+、Cl-;.

解析

解:(1)根据实验(1)现象: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反应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故答案为:CO32-

(2)根据实验(2)现象: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而I-与Fe3+、NO3-和H+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NO3-

故答案为:NO3-、Fe3+

(3)根据实验(3)现象: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而Fe3+、Mg2+、Al3+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Mg2+、Al3+

故答案为:Fe3+、Mg2+、Al3+

(4)根据实验(4)现象: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Ba2+,而Ba2+能与SO42-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

故答案为:Ba2+;SO42-

(5)由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2+、I-、NH4+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Fe3+、Al3+、NO3-、Fe3+、CO32-、SO42-

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Na+、Cl-

故答案为:Ba2+、I-、NH4+;Mg2+、Fe3+、Al3+、NO3-、Fe3+、CO32-、SO42-;K+、Na+、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K+、Na+、Mg+、Al3+、Cl-、AlO2-、I-、OH-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星强碱性,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HCl溶液,使溶液从碱性逐渐变为酸性,在漓加过程中溶液出现沉淀;滴加完毕后,溶液中沉淀消失.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入完成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2)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3)该溶液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显强碱性,含有OH-,Mg+、Al3+一定不存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一定含有钾离子;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一定含有I-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HCl溶液,使溶液从碱性逐渐变为酸性,在滴加过程中溶液出现沉淀;滴加完毕后,溶液中沉淀消失,一定含有AlO2-

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K+

综上知道,溶液中一定含有K+、I-、AlO2-、OH-,Mg+、Al3+一定不存在,可能含有Na+、Cl-

(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K+、I-、AlO2-、OH-,故答案为:K+、I-、AlO2-、OH-

(2)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Mg2+、Al3+,故答案为:Mg2+、Al3+

(3)该溶液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Na+、Cl-,故答案为:Na+、Cl-

解析

解: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显强碱性,含有OH-,Mg+、Al3+一定不存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一定含有钾离子;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一定含有I-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HCl溶液,使溶液从碱性逐渐变为酸性,在滴加过程中溶液出现沉淀;滴加完毕后,溶液中沉淀消失,一定含有AlO2-

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K+

综上知道,溶液中一定含有K+、I-、AlO2-、OH-,Mg+、Al3+一定不存在,可能含有Na+、Cl-

(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K+、I-、AlO2-、OH-,故答案为:K+、I-、AlO2-、OH-

(2)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Mg2+、Al3+,故答案为:Mg2+、Al3+

(3)该溶液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Na+、Cl-,故答案为:Na+、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

Ⅰ.装置D的作用______

Ⅱ.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______

Ⅲ.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1)装置C中,假设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乙同针对以上两个假设,提出了两个实验方案方案

①在Na2O2反应完全后,为进行如上图实验:

C中的固体配成溶液加Ba(NO3)2溶液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加足量稀HNO3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 (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方案②在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取少量C中固体放入Ba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如果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可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假设2成立,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I.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性物质反应,所以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污染;

II.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a,若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否则没有.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a,若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

III.(1)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

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2)①亚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钡氧化生成硫酸钡,干扰了亚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为:否,稀硝酸能将生成的BaSO3 氧化为BaSO4而使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若固体C中剩余Na2O2,产物为Na2SO3时,将固体C溶于BaCl2溶液时,Na2O2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而产生不溶于盐酸的BaSO4白色沉淀,干扰亚硫酸钠的检验,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为:否,若固体C中剩余Na2O2,产物为Na2SO3时,将固体C溶于BaCl2溶液时,Na2O2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而产生不溶于盐酸的BaSO4白色沉淀.

解析

解:I.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性物质反应,所以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污染;

II.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a,若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否则没有.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a,若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

III.(1)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

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2)①亚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钡氧化生成硫酸钡,干扰了亚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为:否,稀硝酸能将生成的BaSO3 氧化为BaSO4而使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若固体C中剩余Na2O2,产物为Na2SO3时,将固体C溶于BaCl2溶液时,Na2O2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而产生不溶于盐酸的BaSO4白色沉淀,干扰亚硫酸钠的检验,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为:否,若固体C中剩余Na2O2,产物为Na2SO3时,将固体C溶于BaCl2溶液时,Na2O2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而产生不溶于盐酸的BaSO4白色沉淀.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