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Fe2+、Fe3+、Cu2+、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逐滴滴入用HCl酸化的BaCl2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②另取部分溶液,缓慢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并加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Al3+、SO42-,可能有K+、NH4+

B肯定无Fe2+、Mg2+、CO32-,可能有Al3+

C原溶液一定是明矾和MgSO4的混合溶液

D不能确定的离子只能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向原溶液中逐滴滴入用HCl酸化的BaCl2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由于碳酸根离子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一定不存在CO32-

②向原溶液中缓慢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并加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为氧气,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一定不存在NH4+;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Mg2+;由于氢氧化亚铁能够别过氧化钠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而沉淀为白色,说明一定不存在Fe2+、Fe3+、Cu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Mg2+、Al3+、SO42-,一定不存在Fe3+、Cu2+、Fe2+、CO32-、NH4+,可能存在K+,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Mg2+、Al3+、SO42-,一定不存在Fe3+、Cu2+、Fe2+、CO32-、NH4+,可能存在K+,故B错误;

C、由于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所以无法确定溶质是否含有明矾,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K+,K+只能通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一瓶明矾溶液,试设计实验验证其中含有的离子.

正确答案

解:明矾溶液中含有钾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1)可以用焰色反应验证K+: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明矾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证明有K+

(2)铝离子检验用氢氧化钠溶液:取明矾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证明有Al3+

(3)硫酸根离子检验用氯化钡溶液:取明矾溶液少许,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答:(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明矾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证明有K+

(2)取明矾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证明有Al3+

(3)取明矾溶液少许,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解析

解:明矾溶液中含有钾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1)可以用焰色反应验证K+: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明矾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证明有K+

(2)铝离子检验用氢氧化钠溶液:取明矾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证明有Al3+

(3)硫酸根离子检验用氯化钡溶液:取明矾溶液少许,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答:(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明矾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证明有K+

(2)取明矾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证明有Al3+

(3)取明矾溶液少许,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学生按如下框图所示的实验方法鉴别Na2CO3、KHCO3、NaCl和K2SO4四瓶无色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Ⅰ):______.反应(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操作Ⅰ将物质分为钠盐和钾盐两组,应为焰色反应.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

(2)试剂a是强酸溶液,用于鉴别CO3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

试剂d是可溶性钡盐溶液,不能是Ba(OH)2,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钾反应会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故答案为:2H++CO32-=CO2↑+H2O;Ba2++SO42-=BaSO4↓.

解析

解:(1)操作Ⅰ将物质分为钠盐和钾盐两组,应为焰色反应.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

(2)试剂a是强酸溶液,用于鉴别CO3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

试剂d是可溶性钡盐溶液,不能是Ba(OH)2,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钾反应会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故答案为:2H++CO32-=CO2↑+H2O;Ba2++SO42-=Ba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有4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中的各一种,并且互不重复:Ba2+、H+、Na+、NH4+、CO32-、NO3-、OH-、SO42-,将这4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B、C、D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A或D中滴入C,均有沉淀生成;②A和B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D吸收;③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B吸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2)写出其他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C______、D______

(3)写出实验③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A和D、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CO32-、OH-与NH4+能反应生成气体,故A只能为(NH42CO3;在A或D中滴入C,均有沉淀生成,说明D中含有SO42-,C中应含有Ba2+,而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说明D一定是硫酸,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被B吸收,说明B是一种碱,所以C是硝酸钡,B是NaOH,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是(NH42CO3,因为:A和D、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CO32-、OH-与NH4+能反应生成气体,故A只能为(NH42CO3,故答案为:(NH42CO3;A和D、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CO32-、OH-与NH4+能反应生成气体,故A只能为(NH42CO3

(2)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NaOH,D为H2SO4,C是Ba(NO32,故答案为:NaOH;Ba(NO32;H2SO4

(3)A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吸收,即故答案为:CO2+2OH-=CO32-+2H2O,故答案为:CO2+2OH-=CO32-+2H2O.

解析

解:A和D、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CO32-、OH-与NH4+能反应生成气体,故A只能为(NH42CO3;在A或D中滴入C,均有沉淀生成,说明D中含有SO42-,C中应含有Ba2+,而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说明D一定是硫酸,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被B吸收,说明B是一种碱,所以C是硝酸钡,B是NaOH,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是(NH42CO3,因为:A和D、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CO32-、OH-与NH4+能反应生成气体,故A只能为(NH42CO3,故答案为:(NH42CO3;A和D、B都能生成气体,而题给离子中只有H+与CO32-、OH-与NH4+能反应生成气体,故A只能为(NH42CO3

(2)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NaOH,D为H2SO4,C是Ba(NO32,故答案为:NaOH;Ba(NO32;H2SO4

(3)A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吸收,即故答案为:CO2+2OH-=CO32-+2H2O,故答案为:CO2+2OH-=CO32-+2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加入硝酸钡生成的亚硫酸钡沉淀,加入硝酸会被氧化为硫酸钡,不能证明亚硫酸根离子的存在,故A错误;

B.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故B正确;

C.过氧化氢是氧化剂,稀硝酸是氧化剂,都能氧化碘离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C错误;

D.硝酸有强氧化性,能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无法检验出二价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