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A正确;

B、群落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B正确;

C、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的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某同学对红豆杉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迁地保护(易地保护)

B对红豆杉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C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D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捕食和种间互助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于从江西引进到中山植物园,远离原生长地进行的保护,所以称为迁地保护(易地保护),A正确;

B、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B正确;

C、从表中数据可知h≤10cm占了120株,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比较多,老年个体少,中年个体在其中间,所以为增长型,C错误;

D、鸟类吃红豆杉的种子,所以是捕食关系,鸟类又为种子传播提供便利,所以还存在互利共生关系,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密度越大,则死亡率越大

B种群密度大于d时,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加剧

C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图可知,曲线a代表的种群密度越大,其存活率越低,即死亡率越大,A正确;

B、种群密度大于d时,b代表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说明该种群个体间斗争加剧,死亡率升高,B正确;

C、依据曲线b可知,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因为此时存活率最高,C正确;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存活率最高,说明此时该种群个体间竞争不是最剧烈的,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B1:1的性别比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不同的种群中性别比是不同的,由于长期的进化自然选择有些种群的性别比不是1:1,如生殖季节的象海豹,雌性多于雄性,所以,1:1的性别比不一定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B错误.

C、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C正确.

D、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如火灾后森林;D正确.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左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右图表示一个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推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______

(2)图中乙表示稳定型,甲表示______,丙表示______

(3)乙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

(4)甲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

(5)乙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

(6)甲种群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如图的______段.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7)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害虫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图______所示的类型.

(8)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______所示.为此我们要严格执行人口的______政策.

(9)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被捕捞鱼的年龄组成为图______所示类型.

正确答案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

衰退型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越来越大

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B

计划生育

解析

解:(1)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2)图中乙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表示稳定型,甲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表示增长型,丙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表示衰退型.

(3)乙稳定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4)甲为增长型,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5)乙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6)甲种群所处的时期为增长型年龄组成,相当于右图的bc段,故选B.

(7)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害虫的数量减少,故种群年龄组成为图丙衰退型.

(8)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甲增长型.为此我们要严格执行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

(9)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这将会使被捕捞鱼的年龄组成为图甲增长型.

故答案为:

(1)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2)增长型     衰退型

(3)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4)越来越大

(5)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6)B

(7)丙

(8)甲    计划生育 

(9)甲

下一知识点 : 种群密度的调查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