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读“几种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柱状图”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图中提供的资料,算一算我国年人均径流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 _____;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

(2)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计划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在我国不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形式为: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等方面。“十五”计划中提出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____          ___,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正确答案

(1)1/4  1/10  1/3     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2)缺水严重,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 (3)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

(4)水土流失   耕地沙化  土壤盐渍化 土壤污染    非农用地

(1)我国年人均径流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10;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值的1/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2)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缺水严重,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

(3)“十五”计划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

(4)在我国不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形式为:水土流失、耕地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等方面。“十五”计划中提出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刊登在2006年《科学》杂志上的“人类和鱼还能亲密接触多久”科学报告,发现海洋多样性——海洋鱼类、贝类、鸟类、植物和微生物等种类——急剧萎缩,29%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种群的捕捞量将减少90%以上。再过40年,烧蛤蜊、蟹肉丸、炸鱼排,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可能仅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1)你同意“40年后人类将吃不到海鲜”的

说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科学》杂志为何要刊登这幅图片?

(3)谈谈这幅图片对你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1)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目前,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破坏和过度捕捞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世界渔业资源将进一步减少。

(3)人类要注意加强对渔业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这样人类才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世界的渔业资源储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大大减少,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以及各国对这种肆虐捕捞的限制不力。世界水产业应在满足消费者对鱼类产品需求的同时,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以免竭泽而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_。C处的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属于来自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哪些意义?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正确答案

(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

(2)河西走廊 山西

(3)太阳辐射

(4)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5)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环境的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本题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主线,具体考查其沿线省市区、地形、能源分布和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新疆轮南油田,途经甘肃河西走廊、宁、陕、晋、豫、皖、苏,东到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西气东输”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环境的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下水的数量受储存条件和补给条件的限制,是随时间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资源;地下水水质一般优于地表水。近20年来,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些地下水开采区补给条件发生了变化,使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锐减;一些地区污水渗透加大及含盐浓度变化,使地下水质出现明显恶化;更有甚者,一些地区不顾地下水的承栽能力.盲目地集中开采,导致当地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成)水入侵以及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2: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台湾资料暂缺)。

(1)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和分布的地质构造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                                            

(3)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降水稀少

B.多山问盆地

C.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

D.地下多暗河、溶洞

E.地下水开采量大

(4)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B

(2)南方地区和西部、西南部地区较丰富,中部、中西部和北部地区较贫乏  (3)CD

(4)①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②沿海地带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③地面沉降或塌陷;④加剧荒漠化;⑤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措施:①加强立法和管理,制定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②控制开采量,做到旱季开采,降水季节回灌;③防治水污染。

本题综合考查我国地下水水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第(1)题,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图中①为背斜,②为向斜,③④为断层构造。第(2)题,根据材料2中的分布图组织答案。第(3)题,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周边省区贫乏主要是多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暗河、溶洞,地下石灰岩广布,含水层少。第(4)题,由材料1并联系中国实际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专家预测: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将面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双重压力。因此保护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加紧对“三河三湖”(海河、淮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四个湖泊,属于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之列的是(   )

(2)“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造成淮河水质严重变坏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三湖”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请你提出几条治理这一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正确答案

:(1)B

(2)自然原因:河流径流量小,自净能力差;地势低洼、污水排泄不畅。人为原因:流域内大量的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

(3)水体富营养化

①积极促进生态环保型产业的发展,控制工业城镇等陆源排放的污染物,建立污水的回收利用。②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减少和杜绝破坏环境问题。③制定湖泊管理法规,加强湖泊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及时了解湖泊环境的变化,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染。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相关内容。第(1)题,一方面要知道“三湖”的具体名称,另一方面,要将湖泊名称与形奖相对应。第(2)题,主要是淮河径流量小,且周围工家业发达,人口稠密。水体污染既与人类排放废弃物有关,也与水体自净能力有关。其中,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体的流量,流速等有关。第(3)题,“三湖”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

下一知识点 :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