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3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答案

(1)统治者的活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

(2)摆脱神学束缚,关注现实,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

(3)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

①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4)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2.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3.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4.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者在(   )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干引文认为“攻伐”即战争为“天下之巨害”,显然是反对战争,这与墨家的“非攻”主张相一致。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冶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冶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 化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C得3分、 B得1分、D得1分

知识点

百家争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41.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界和中国地图的功用。说明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

正确答案

功用: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

背景: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百家争鸣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5.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  )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C由经济形态决定

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地理环境会对思想发展有影响,但不会导致“中国的纵横家…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现象出现,故A项错误;

  从“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可知是中国实行等级制度君主掌握政权的体现,“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可知体现的是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民众参与政权,故B项正确;

  经济形态对思想文化有影响,但材料内容“由经济形态决定”的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

  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古希腊都是奴隶社会,不存在文明程度的高低比较,故D项错误。

知识点

百家争鸣智者学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正确答案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治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苏格拉底
下一知识点 : 古代中国科技与文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