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知识点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智者学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正确答案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 《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7.《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正确答案

D

解析

材料只反映诸葛亮勤政廉洁,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对诸葛亮的影响,C项过于夸大化,故C项错误;“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体现出西汉确立的“君为臣纲”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

知识点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40.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二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

(3)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理解。

正确答案

(1)条件:社会大裂变;宗法制的解体;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士阶层自身的优势。

(2)涵义:政治——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思想文化——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传播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3)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

表现: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4)理解: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时势造英雄,知识分子是时代的产物;社会变革催生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推动着社会变革。

解析

(1)由“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可知社会大裂变;由“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可知宗法制的解体;由“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可知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由“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可知士阶层自身的优势。

(2)题干强调“全方位”,再结合所学知识,应对维新思想进行按照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即:涵义:政治——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思想文化——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传播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3)第一小问,应注意题干指定的时间“15世纪以来”,指定的地域限制“欧洲”,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列举: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应注意其限定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即对19世纪近代文学发展流派做一梳理,结合“迷茫”“孤独”“抑郁”可知: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4)题干指示“综合以上材料”,所以要整体思考三则材料。三则材料都提到了特殊的时代为知识分子的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即时势造英雄,知识分子是时代的产物;三则材料所提到的时代知识分子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即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样,也可以就此得出,社会变革催生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推动着社会变革。

知识点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启蒙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6.朱子生于大统绝学之后,揭鼓扬旗而发明之。多言义,而寡言仁;知省身救过,而少救民患;蔽于据乱之说,而不知太平大同之义。材料内容认为朱熹(   )

A完全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经典内容

B只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关心民间疾苦

C只限于空谈,而不注重实际

D创立理学并使其成为正统学说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1.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 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冶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冶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冶所涉及的制度。(6 分)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冶趋向“精微冶的原因。(4 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2 分)

正确答案

(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

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38.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正确答案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儒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朱元璋认为,“札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才选拔制度程朱理学
下一知识点 : 古代中国科技与文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