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点.

(1)证明:平面PAC⊥平面PBC;

(2)若,∠ABC=30°,求二面角A—PB—C的大小.

正确答案

(1)平面PAC⊥平面PBC

(2)二面角A—PB—C的大小为60°

(1)证明:∵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BC在该平面内,所以PA⊥BC。

∵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点,AB是⊙O的直径,所以∠BCA是直角,即BC⊥AC。

又因为PA与AC是平面PA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C⊥平面PAC。

又困为BC在平面PBC内,所以平面PAC⊥平面PBC    …………………5分

(2)作AD⊥PB于D点,AE⊥PC于E点,连DE。

由(1)知平面PAC⊥平面PBC,所以AE⊥平面PBC

而PB在平面PBC内,所以AE⊥PB

即有PB⊥AD(所作)PB⊥AE,又AE与AD是平面AD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PB⊥平面ADE,所以∠ADE是二面角A—PB—C的平面角。…………………………9分

设AB=2r,在Rt△ABC中,∠ABC=30°,所以AC=r

由条件知PA=

在Rt△PAC中,AE=

在Rt△PAB中,AD=

在Rt△AED中,sin∠ADE=,所以∠ADE=60°

故二面角A—PB—C的大小为60°………………………………………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的直径,垂直于⊙所在的平面,PA="AC," 是圆周上不同于的任意一点,(1) 求证:平面。(2) 求二面角 P-BC-A 的大小。

正确答案

(1)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线线垂直,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

(2)∠PCA=450

试题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线线垂直,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2)利用二面角的求解。

因为因为PA⊥平面ABC,且BC⊂平面ABC,所以PA⊥BC.又△ABC中,AB是圆O的直径,所以BC⊥AC.、又PA∩AC=A,所以BC⊥平面PAC.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由于是⊙的直径,垂直于⊙所在的平面,PA="AC," 是圆周上不同于的任意一点,那么可知二面角 P-BC-A 的大小450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考查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直角梯形,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4分)

(2)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8分)

正确答案

(Ⅰ)见解析(Ⅱ)直线PA与平面EA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先由线线垂直证明线面垂直,然后再证明面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线面角互余求解

(Ⅰ)∵PC⊥平面ABCD,ACÌ平面ABCD,∴AC⊥PC,∵AB=2,AD=CD=2,∴AC=BC=

∴AC2+BC2=AB2,∴AC⊥BC,又BC∩PC=C,∴AC⊥平面PBC,∵ACÌ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C. 

(Ⅱ)如图,以C为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0,0,0),A(1,1,0),B(1,-1,0).设P(0,0,a)(a>0),

则E(,-),       =(1,1,0),=(0,0,a),

=(,-),取m=(1,-1,0),则m·=m·=0,m为面PAC的法向量.设n=(x,y,z)为面EAC的法向量,则n·=n·=0,

取x=a,y=-a,z=-2,则n=(a,-a,-2),

依题意,|cosám,nñ|=,则a=2.…10分

于是n=(2,-2,-2),=(1,1,-2).

设直线PA与平面EAC所成角为θ,则sinθ=|cosá,nñ|=

即直线PA与平面EA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E,F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和CD的中点,求:

(1)A1D与EF所成角的大小;

(2)A1F与平面B1EB所成角;

(3)二面角C-D1B1-B的大小.

正确答案

(1)因此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

(2)

(3)二面角约为

(1)因为所以

可知向量的夹角为

因此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

(2)在正方体中,因为平面,所以是平面的法向量    

因为

所以 ,由,所以可得向量之间的夹角约为

(3)因为平面,所以是平面的法向量,因为

所以,所以可得两向量的夹角为

根据二面角夹角相等或互补可知,二面角约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为一条直线,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语句:

// 

//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

正确答案

②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AD1A1D相交于点O

(1)判断AD1与平面A1B1CD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求直线AB1与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正确答案

(1)垂直(2)

(1)解:

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2)连结.∵于点O

∴直线是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m

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又∵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是正三角形,线段EADC都垂直于平面ABC.设EA=AB=2a,DC=a,且FBE的中点,如图.

(1)求证:DF∥平面ABC;

(2)求证:AFBD;

(3)求平面BDF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正确答案

  (1)证明:如图所示,取AB中点G,连结CGFG.

EF=FB,AG=GB,

FG.

DC,∴FGDC.

∴四边形CDFG为平行四边形,

DFCG.

平面ABC,平面ABC,

DF∥平面ABC.

(2)证明:∵EA⊥平面ABC,

EACG.

又△ABC是正三角形,

CGAB.

CG⊥平面AEB.

CGAF.

又∵DFCG,∴DFAF.

AE=AB,FBE中点,

AFBE.又BEDF=F,

AF⊥平面BDE.

AFBD.

(3)解:延长ED交AC延长线于G′,连结BG′.

,CDAE知D为EG′中点,

FDBG′.

CG⊥平面ABE,FDCG,

BG′⊥平面ABE.

∴∠EBA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B中,易求∠ABE="45°."

空间直线和平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点EPD上,且PEED=2∶1.

问: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F∥面AEC?证明你的结论.

正确答案

连结BDACO点,连结OE,过B点作OE的平行线交PD于点G,过GGFCE,交PC于点F,连结BF.

BGOE,AECAEC,

BG∥面AEC.

同理GF∥面AEC.

BGGF=G,

∴面BFG∥面AEC,BFG.

BF∥面AEC.

下面求一下点FPC上的具体位置.

BGOE,OBD中点,

EGD中点.

又∵PEED=2∶1,

GPE中点.

GFCE,∴FPC中点.

综上,存在点FPC中点时,使BF∥面AEC.

空间直线和平面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点在同一个球面上, 平面,若

,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正确答案

因为,所以,所以为球的直径,其中点为球心,连接,则

中,因为,所以,

,故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为等腰直角的直角顶点,都垂直于所在的平面,

(1)求二面角的大小;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问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若存在,请指出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    (2)

(1)作平面平面

则向量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大小.

由计算得

∴由面积求得,由射影定理可求得.

,故二面角的大小为

(2)平面平面

A、C、D、E四点共面. 且平面平面

,则有平面

  ∴到平面的距离是.

(3)假设线段BE上存在点,使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F不与B重合),故平面,则

而由计算得:这与矛盾,故上不存在,使(或平面,而过空间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向量法:过平面,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1)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同理: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 

二面角的大小为

(2)由(1)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而

故D到平面的距离是

(3)若上存在使平面,显然此时

(上式也可用向量共线与共面定理得到F点的坐标)∴不垂直,故在上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PA=AD=2,∠BAD= 60°。

(1)求证:平面PBD⊥平面PAC;

(2)求点A到平面PBD的距离;

(3)求二面角B—PC—A的大小。(14分)

正确答案

(1)略(2)(3)

(1) 证:…4分

(2) 解:连结PO,过A作AE⊥PO,平面PAC平面PBD=PO

∴AE⊥平面PBD,AE就是所求的距离,计算得……8分

(3) 解:过O作OF⊥PC,连BF,∵OB⊥平面PAC,由三垂线定理,PC⊥BF,

∴∠OFB为二面角B-PC-A的平面角,经计算得

,所求二面角大小为…14分

解法二:如图,以A原点,AB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过D作DE⊥AB于E,则DE=ADsin60°=, AE=ADcos60°=1,∴

(1)设是平面PBD的法向量,则

,∴,∴

是平面PAC的法向量,则,又,∴

,∴, ∵,∴平面PBD⊥平面PAC(2)所求距离为

(3)设是平面PBC的法向量,则

,∴,∴

,即二面角B-PC-A的大小为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E,FA=FE,°

(1)求证:EF平面BCE;

(2)求二面角的大小。

正确答案

(1)提示:因,所以平面BCE

(2)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B=AE=AD=1,

则B(0,1,0)、C(1,1,0)、D(1,0,0)、E(0,0,1)、F(0,

显然是平面ABD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BDF的一个法向量

,则,故

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DC⊥平面ABCEB // DCAC =BC = EB = 2DC=2,∠ACB=120°,

PQ分别为AEAB的中点。

(1)证明:PQ //平面ACD;   

(2)求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正确答案

解:(1)因为P,Q分别为 AE,AB的中点,

所以PQ//EB.又DC//EB,因此PQ//DC,

从而PQ//平面ACD.………………………………5分     

(2)如图,连接CQ, DP.

因为Q为AB的中点,且AC =BC,所以CQ⊥ AB.

因为DC⊥ 平面ABC,EB//DC,    

所以EB⊥ 平面ABC.

因此CQ⊥ EB

故CQ⊥ 平面ABE.

由(1)有PQ//DC,又PQ=EB=DC,

所以四边形CQPD为平行四边形,

故DP// CQ ,

因此DP ⊥平面ABE,∠ DAP为AD和平面ABE所成的角.

在Rt ∆DPA中,AD=,DP=1,

sin ∠ DAP=

因此AD和平面ABE所成角的的正弦值为………………1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倍。

正确答案

8

本题考查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体积公式是

假设原来球的半径是,那么原来球的体积是

当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即为

那么扩大的球的体积是

可得,所以体积扩大为原来的8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三棱锥ABPC中,APPCACBCMAB中点,DPB中点,且△PMB为正三角形。

(Ⅰ)求证:DM//平面APC

(Ⅱ)求证:BC⊥平面APC

(Ⅲ)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的体积.

正确答案

(Ⅰ)略

(Ⅱ)略

(Ⅲ)VD-BCM=VM-BCD=

解:(Ⅰ)∵M为AB中点,D为PB中点,

∴MD//AP,  又∴MD平面ABC

∴DM//平面APC ……………3分

(Ⅱ)∵△PMB为正三角形,且D为PB中点。

∴MD⊥PB

又由(Ⅰ)∴知MD//AP, ∴AP⊥PB

又已知AP⊥PC  ∴AP⊥平面PBC,

∴AP⊥BC,  又∵AC⊥BC

∴BC⊥平面APC,      ……………8分

(Ⅲ)∵AB=20

∴MB="10   " ∴PB=10

又BC=4,

又MD

∴VD-BCM=VM-BCD=………………12分

下一知识点 :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空间几何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