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如图是研究不同波段的光对水绵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水绵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______.图中a、c波段的光分别为______、______.
(2)若将水绵培养在缺镁的培养液中,会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 阶段;观察水绵产生O2多少的指标是______.
(3)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温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水绵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_____,温度保持在35℃的条件下,水绵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在适宜光照下,该植物在30℃每小时可为好氧菌提供______mg的氧气(保留2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解:(1)水绵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图中a、c波段的光分别为蓝紫光、红光.
(2)若将水绵培养在缺镁的培养液中,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观察水绵产生O2多少的指标是好氧菌数量的多少.
(3)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水绵生长的最适温度即是在这24小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温度.有机物的积累为12小时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12小时黑暗消耗的有机物,5℃积累量为1.00-0.50=0.50,10℃积累量为1.75-0.75=1.00,15℃积累量为2.50-1.25=1.25,20℃积累量为3.15-1.75=1.40,25℃积累量,3.75-2.25=1.50,30℃积累量,3.53-3.00=0.53,35℃积累量为3.00-3.5=-0.5,所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水绵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温度保持在35℃的条件下,水绵不能生长,原因是35℃积累量每小时为3.00-3.5=-0.5,一昼夜为-0.5×12=-6,即会消耗有机物,不能生长.在适宜光照下,该植物在30℃每小时可固定3.53mg的二氧化碳,根据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可得可为好氧菌提供2.64mg的氧气.
故答案为:
(1)叶绿素a 蓝紫光 红光
(2)光反应 好氧菌数量的多少
(3)25℃不能 2.64
解析
解:(1)水绵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图中a、c波段的光分别为蓝紫光、红光.
(2)若将水绵培养在缺镁的培养液中,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观察水绵产生O2多少的指标是好氧菌数量的多少.
(3)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水绵生长的最适温度即是在这24小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温度.有机物的积累为12小时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12小时黑暗消耗的有机物,5℃积累量为1.00-0.50=0.50,10℃积累量为1.75-0.75=1.00,15℃积累量为2.50-1.25=1.25,20℃积累量为3.15-1.75=1.40,25℃积累量,3.75-2.25=1.50,30℃积累量,3.53-3.00=0.53,35℃积累量为3.00-3.5=-0.5,所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水绵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温度保持在35℃的条件下,水绵不能生长,原因是35℃积累量每小时为3.00-3.5=-0.5,一昼夜为-0.5×12=-6,即会消耗有机物,不能生长.在适宜光照下,该植物在30℃每小时可固定3.53mg的二氧化碳,根据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可得可为好氧菌提供2.64mg的氧气.
故答案为:
(1)叶绿素a 蓝紫光 红光
(2)光反应 好氧菌数量的多少
(3)25℃不能 2.64
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中间两个呈肾形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它可调节气孔的开闭.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内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回答: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
(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细胞贴近部分细胞壁较厚,伸缩性较小,外侧部分较薄.图1所示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这时气孔______.此时,主要影响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______反应,叶肉细胞内C3、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
(3)据图2分析,在1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为______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
(4)其它条件不变,若以C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请在图3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CO2的吸收量变化曲线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其合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据图可知两个细胞贴近部分壁厚,伸缩性小,外侧部分壁薄,伸缩性大,结合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方向,可推知保卫细胞失水,内侧壁由弯曲逐渐竖直,引起气孔关闭.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的供应减少,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CO2的固定过程受阻,引起细胞中C3含量相对减少,C5含量相对增多.
(3)①据图可知,1klx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量为11.2mL/h,呼吸消耗量11.2mL/h,光合总量=净光合量+呼吸消耗量=11.2mL/h+11.2mL/h=22.4mL/h,因此5h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22.4mL/h×5h=112mL.A点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4)根据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在密闭的容器内CO2的净吸收量等于O2的净释放量,其曲线图如下:
故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部分关闭 暗 下降 上升
(3)112 温度
(4)(起点和交叉点正确(1分),曲线趋势正确1分)
解析
解:(1)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其合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据图可知两个细胞贴近部分壁厚,伸缩性小,外侧部分壁薄,伸缩性大,结合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方向,可推知保卫细胞失水,内侧壁由弯曲逐渐竖直,引起气孔关闭.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的供应减少,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CO2的固定过程受阻,引起细胞中C3含量相对减少,C5含量相对增多.
(3)①据图可知,1klx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量为11.2mL/h,呼吸消耗量11.2mL/h,光合总量=净光合量+呼吸消耗量=11.2mL/h+11.2mL/h=22.4mL/h,因此5h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22.4mL/h×5h=112mL.A点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4)根据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在密闭的容器内CO2的净吸收量等于O2的净释放量,其曲线图如下:
故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部分关闭 暗 下降 上升
(3)112 温度
(4)(起点和交叉点正确(1分),曲线趋势正确1分)
CO2是光合作用碳反应过程(图甲)的原料,实验探究CO2浓度对某种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如图乙,请回答:
(1)图甲中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学元素是______.
(2)图甲中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后的去向:
①叶绿体内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脂质的原料,②大部分运输至叶绿体外转变成______.
(3)研究CO2浓度对某种小球藻生长时,需将小球藻接种到不含碳元素的培养液中,并将小球藻及培养液均分为______组分别置于不同CO2浓度的培养箱内,光照14小时,连续培养5天.
(4)每隔24小时取样,用______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数量,数据分析后结果如图乙所示.
(5)实验中小球藻数量增长的最适CO2浓度为______;当CO2浓度在______范围时,小球藻增长受到抑制,但并没停止增长.
正确答案
解:(1)图甲中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
(2)图甲中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后的去向:①叶绿体内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脂质的原料,②大部分运输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
(3)从图乙可以看出,将小球藻及培养液均分为9组分别置于不同CO2浓度的培养箱内,光照14小时,连续培养5天.
(4)每隔24小时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数量,数据分析后结果如图乙所示.
(5)从图乙可以看出,实验中小球藻数量增长的最适CO2浓度为10%;0.04%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该浓度对应的小球藻浓度相比,在CO2浓度在30%~40%范围时,小球藻增长受到抑制,但并没停止增长.
故答案为:
(1)C、H、O、N、P
(2)蔗糖
(3)9
(4)血细胞计数板
(5)10% 30%~40%
解析
解:(1)图甲中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
(2)图甲中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后的去向:①叶绿体内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脂质的原料,②大部分运输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
(3)从图乙可以看出,将小球藻及培养液均分为9组分别置于不同CO2浓度的培养箱内,光照14小时,连续培养5天.
(4)每隔24小时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数量,数据分析后结果如图乙所示.
(5)从图乙可以看出,实验中小球藻数量增长的最适CO2浓度为10%;0.04%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该浓度对应的小球藻浓度相比,在CO2浓度在30%~40%范围时,小球藻增长受到抑制,但并没停止增长.
故答案为:
(1)C、H、O、N、P
(2)蔗糖
(3)9
(4)血细胞计数板
(5)10% 30%~4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甲中可以看出,随干旱时间延长,叶片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故A正确;
B、比较图甲和乙,图甲中光合速率在第2天就开始下降,而图乙中叶绿素含量在第4天才开始下降,因此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故B正确;
C、图乙中,实验2-4天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故C错误;
D、实验2~4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很有可能是由于干旱,气孔关闭,导致叶片中CO2浓度下降而引起的,故D正确.
故选C.
夏季中午强烈的阳光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此时.下列植物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夏季中午,强烈的阳光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使细胞中的CO2浓度降低.高粱是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水稻、大豆、小麦是C3植物,不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因此,夏季中午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高粱.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