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装置里的叶片中气体均被抽出,生物实验小组用多组这种实验装置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坐标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3)在c点的NaHCO3溶液浓度条件下,如果想缩短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以进行的处理是______.(4)c点以后叶片上浮的时间延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故该实验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由图示曲线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二氧化碳(NaHCO3溶液可提供二氧化碳)的浓度,因变量为上浮至液面的时间.

(3)在c点的NaHCO3溶液浓度条件下,如果想缩短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以进行的处理是提高光照强度(或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4)c点以后叶片上浮的时间延长,最可能的原因是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片细胞失水,从而影响代谢.

故答案为:

(1)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二氧化碳浓度       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

(3)提高光照强度(或适当提高温度)

(4)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片细胞失水

解析

解:(1)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故该实验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由图示曲线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二氧化碳(NaHCO3溶液可提供二氧化碳)的浓度,因变量为上浮至液面的时间.

(3)在c点的NaHCO3溶液浓度条件下,如果想缩短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以进行的处理是提高光照强度(或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4)c点以后叶片上浮的时间延长,最可能的原因是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片细胞失水,从而影响代谢.

故答案为:

(1)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二氧化碳浓度       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

(3)提高光照强度(或适当提高温度)

(4)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片细胞失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乙图是在密闭温室中测得的一昼夜CO2变化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甲图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B如乙图所示,B-C时间段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

C图乙中C点与E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对叶片做如丙图处理: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为MA、MB,则M=MB-MA,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在曲线上N点与M点相比较,N点的种植密度过大而导致了单株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是因为植株叶片间的相互遮挡,导致了光照强度减弱所致,A正确;

B、乙图中,B-C时间段二氧化碳浓度呈下降趋势,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ATP是在光反应中合成,暗反应分解,因此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场所)向类囊体薄膜(光反应场所),B正确;

C、图乙中C点二氧化碳呈下降趋势,表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E点二氧化碳浓度呈下降趋势,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图丙中,遮光部分只进行了细胞呼吸,曝光部分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实验开始时两者的起始质量相同(可设为a),则两者的重量差M=MB-MA=(a+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量-6小时内细胞呼吸消耗量)-(a-6小时内细胞呼吸消耗量)=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量,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固定的CO2量与B植物吸收的CO2量相比,差值为(  )

A16.5

B11

C4

D1.5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表中可看出,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达到光饱和点,固定的CO2量=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1+5.5=16.5;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二氧化碳的吸收为0.因此A植物固定的CO2量与B植物吸收的CO2量的差值为16.5.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______,由甲实验得到的指导措施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点时光合作用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细胞呼吸,CE段,ATP的合成具体部位是______.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______.理由是______.由图乙给我们的指导是在密闭大棚内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表示的是______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______,自变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图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E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吸收的CO2多于产生的CO2.比较图中的A点呵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该二氧化碳用于合成有机物储存于植物体中,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及时补充CO2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灯泡距烧杯的距离,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合理密植

(2)等于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生长 F点低于A点,表明密闭大棚内减少的二氧化碳用于有机物的积累    适当补充CO2

(3)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的数量     光照强度

解析

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图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E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吸收的CO2多于产生的CO2.比较图中的A点呵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该二氧化碳用于合成有机物储存于植物体中,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及时补充CO2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灯泡距烧杯的距离,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合理密植

(2)等于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生长 F点低于A点,表明密闭大棚内减少的二氧化碳用于有机物的积累    适当补充CO2

(3)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的数量     光照强度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研究人员将一绿色植物放置于锥形瓶内(如图A),锥形瓶瓶口则以插有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橡胶塞密封,传感器的外端与计算机联机,研究员可从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观察并纪录到锥形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形.图B记录下锥形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连续60min变化的结果,检测期间,有些时段给植物照光(固定的光照强度),有些时段则是处于完全黑暗中.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期间的第40min时,有没有给植物照光______,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

(2)检测期间的最初10min时段,瓶内植物有无进行呼吸作用?______.在此时段,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呈现下降趋势______

(3)在温室栽培农作物时,当遇到晴朗的阳光充足白天,工作人员会把温室的通风系统打开.这种做法的作用在于:①可以补充______,提高光合作用速率;②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以增加蒸腾作用,促进农作物______ 和______

正确答案

无照光

因测得的CO2浓度持续增加

有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二氧化碳

水分的吸收

物质的运输

解析

解:(1)检测期间的第40min时,因测得的CO2浓度持续增加,故没有给植物照光.

(2)检测期间的最初10min时段,瓶内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在此时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呈现下降趋势.

(3)在温室栽培农作物时,当遇到晴朗的阳光充足白天,工作人员会把温室的通风系统打开.这种做法的作用在于:①可以补充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速率;②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以增加蒸腾作用,促进农作物水分的吸收和物质的运输.

故答案为:

(1)无照光             因测得的CO2浓度持续增加

(2)有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3)二氧化碳               水分的吸收               物质的运输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