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下列是关于某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些实验:
(1)甲图中曲线3、1、2分别是在室温30℃、20℃、10℃下测得,该实验还以日光灯作光源,移动日光灯使之与实验装置的距离不同,光合速率随之发生变化.图中D点和AB段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乙图所示过程是将14C标记的CO2提供给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给予浓度为1%的CO2,5分钟后降低为0.003%,再过10分钟后换成l%浓度的CO2持续5分钟.则曲线a、b、c分别表示______.(CH2O)/C5/C3.
(3)若每天给予该植物12小时光照,则丙表中所列温度选择______时最有利于其生长;若光照相同时间,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5℃时的;
(4)下图与表格35℃所示情况相符的一项是______
(5)光照下该植物叶绿体中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ADP的转移方向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可知,甲图中有自变量为:温度和光照强度(日光灯与大试管的距离),因此,图中D点和AB段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2)当CO2浓度下降时,CO2的固定受阻,C5消耗量减少但C3还原仍能正常发生,所以C5含量增多,C3含量减少,(CH2O)合成速度减慢.当CO2浓度升高时,变化趋势相反.因此,曲线a、b、c分别表示C3、C5、(CH2O).
(3)光照下吸收CO2(mg/h)量表示净光合速率,而黑暗中释放CO2(mg/h)量表示细胞呼吸速率.若每天给予该植物12小时光照,则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1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两者差值最大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因此选25℃.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25℃时的.
(4)A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表示只有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丙表35℃净光合速率为3mg/h,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选图D.
(5)光照下该植物叶绿体中发生的能量转换为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由于ADP在叶绿体基质中经C3化合物的还原生成,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经光反应产生ATP消耗,因此ADP的转移方向为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薄膜.
故答案为:
(1)温度 光照强度
(2)C3、C5、(CH2O)
(3)25℃大于
(4)D
(5)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薄膜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甲图中有自变量为:温度和光照强度(日光灯与大试管的距离),因此,图中D点和AB段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2)当CO2浓度下降时,CO2的固定受阻,C5消耗量减少但C3还原仍能正常发生,所以C5含量增多,C3含量减少,(CH2O)合成速度减慢.当CO2浓度升高时,变化趋势相反.因此,曲线a、b、c分别表示C3、C5、(CH2O).
(3)光照下吸收CO2(mg/h)量表示净光合速率,而黑暗中释放CO2(mg/h)量表示细胞呼吸速率.若每天给予该植物12小时光照,则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1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两者差值最大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因此选25℃.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25℃时的.
(4)A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表示只有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丙表35℃净光合速率为3mg/h,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选图D.
(5)光照下该植物叶绿体中发生的能量转换为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由于ADP在叶绿体基质中经C3化合物的还原生成,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经光反应产生ATP消耗,因此ADP的转移方向为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薄膜.
故答案为:
(1)温度 光照强度
(2)C3、C5、(CH2O)
(3)25℃大于
(4)D
(5)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薄膜
如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中间两个呈肾形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它可调节气孔的开闭.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内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在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情况是从______到______(填结构名称).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______移.
(2)图1所示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这时气孔______.此时,直接受到抑制的反应是______(写反应式),三碳酸的含量如何变化?______;此刻细胞中______(填植物激素)含量较高.
(3)据图2分析,在1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1小时内由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约为______ mL.
正确答案
解:(1)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其合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叶绿体中,光反应需要消耗ADP合成ATP,暗反应会消耗ATP产生ADP,所以ADP的转移情况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减弱,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故应增大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
(2)据图可知两个细胞贴近部分壁厚,伸缩性小,外侧部分壁薄,伸缩性大,结合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方向,可推知保卫细胞失水,内侧壁由弯曲逐渐竖直,引起气孔关闭.此时,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直接受到抑制的反应是CO2固定,反应式为:CO2+C52C3,由于CO2固定减少,所以三碳酸的含量降低,此刻细胞中脱落酸含量较高.
(3)据图可知,1klx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量为11.2mL/h,呼吸消耗量11.2mL/h,光合总量=净光合量+呼吸消耗量=11.2mL/h+11.2mL/h=22.4mL/h,因此1h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22.4mL/h×1h=22.4mL.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右
(2)关闭 CO2+C52C3 降低 脱落酸
(3)22.4
解析
解:(1)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其合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叶绿体中,光反应需要消耗ADP合成ATP,暗反应会消耗ATP产生ADP,所以ADP的转移情况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减弱,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故应增大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
(2)据图可知两个细胞贴近部分壁厚,伸缩性小,外侧部分壁薄,伸缩性大,结合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方向,可推知保卫细胞失水,内侧壁由弯曲逐渐竖直,引起气孔关闭.此时,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直接受到抑制的反应是CO2固定,反应式为:CO2+C52C3,由于CO2固定减少,所以三碳酸的含量降低,此刻细胞中脱落酸含量较高.
(3)据图可知,1klx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量为11.2mL/h,呼吸消耗量11.2mL/h,光合总量=净光合量+呼吸消耗量=11.2mL/h+11.2mL/h=22.4mL/h,因此1h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22.4mL/h×1h=22.4mL.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右
(2)关闭 CO2+C52C3 降低 脱落酸
(3)22.4
如图表示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不同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析曲线图,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时,甲已经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a点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错误;
C、b点的数值越小,其对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就越强,C错误;
D、d点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反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一定,D错误.
故选:A.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张叶片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4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正合理的有( )
①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②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③制备的小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未放于黑暗处
④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加快.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叶圆片数、自来水的量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错误;
②小叶圆片来自A、B、C、D四株小白菜,由于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正确;
③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可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掉叶圆片中的氧气,能够使叶圆片沉在烧杯中,正确;
④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加快,正确;
故选:C.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如图甲所示,细胞呼吸强度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甲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______%.
(2)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则图甲中a曲线的L点向______方移动.
(3)图乙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______.在氧气浓度为10%时,植物细胞进行______呼吸(填呼吸类型).
(4)在光照强度为6klx时,该植物每小时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多少mol?______
(5)绘制下列有关曲线:
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用O2的释放量(mol/h)表示,请在图甲中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乙中绘出无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曲线.
正确答案
解:(1)图甲中P点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因此影响该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从曲线可看出当外界氧气浓度大于15%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不再变化,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15%.
(2)阳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阴生植物,因此将此植物(阴生植物)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是,则图甲中a曲线的L点将向右上方移动.
(3)通常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代表细胞呼吸强度,而植物光合作用会吸水二氧化碳,所以测量植物细胞呼吸强度时,需要在黑暗条件中进行.由乙图可知,氧气浓度为10%时,植物有氧呼吸速率与细胞总呼吸速率相等,说明此时植物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4)在光照强度为6klx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为0.6(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0.4(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量)=1mol,根据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可知,每6mol二氧化碳对应1mol葡糖糖,该植物每小时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
(5)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用O2的释放量(mol/h)表示,则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与图示曲线呈轴对称,如下图.
②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因此释放的CO2量逐渐减少,当氧气浓度为10%时,无氧呼吸消失,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与O2浓度的关系图如下.
故答案为:
(1)温度 15
(2)右(或右上)
(3)无光(或黑暗) 有氧
(4)
(5)如下图
解析
解:(1)图甲中P点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因此影响该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从曲线可看出当外界氧气浓度大于15%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不再变化,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15%.
(2)阳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阴生植物,因此将此植物(阴生植物)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是,则图甲中a曲线的L点将向右上方移动.
(3)通常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代表细胞呼吸强度,而植物光合作用会吸水二氧化碳,所以测量植物细胞呼吸强度时,需要在黑暗条件中进行.由乙图可知,氧气浓度为10%时,植物有氧呼吸速率与细胞总呼吸速率相等,说明此时植物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4)在光照强度为6klx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为0.6(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0.4(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量)=1mol,根据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可知,每6mol二氧化碳对应1mol葡糖糖,该植物每小时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
(5)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用O2的释放量(mol/h)表示,则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与图示曲线呈轴对称,如下图.
②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因此释放的CO2量逐渐减少,当氧气浓度为10%时,无氧呼吸消失,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与O2浓度的关系图如下.
故答案为:
(1)温度 15
(2)右(或右上)
(3)无光(或黑暗) 有氧
(4)
(5)如下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