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长有约10片叶的杨树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组是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乙、丙和丁组的叶绿素总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细胞分裂素能使叶绿素总量增加,从而促进光反应的进行,A正确;
B、与对照组相比,乙、丙和丁组的叶绿素a/b降低,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对叶绿素b的合成作用促进更大,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正确;
C、从实验数据可知,细胞分裂素随浓度增大,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叶片净光合速率促进作用增大,超过一定的范围,对叶片净光合速率促进作用减少,但仍起促进用,C错误;
D、由图表可知,细胞分裂素能改变气孔阻力,而气孔是外界二氧化碳进入细胞的途径,因此细胞分裂素主要是通过改变气孔阻力来影响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D正确.
故选:C.
符合下面叙述的曲线图是( )
(1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2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β表示某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分析可知:Ⅰ坐标中应当α1<α2;β1>β2,A错误;
B、由分析可知:Ⅱ坐标中应当β1>β2,B错误;
C、由分析可知:Ⅲ坐标中应当α1<α2;β1>β2,C正确;
D、由分析可知:Ⅳ坐标中应当α1<α2;β1>β2,2的曲线应当低于1,D错误.
故选:C.
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蘑菇是食用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强度,A正确;
B、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可以让所有的可见光都进入大棚里,有利于蔬菜吸收不同波长的光,B正确;
C、晴天在密闭条件下,温度适宜,温室内作物不断进行的光合作用消耗了CO2,空气不与外界流通,CO2不能得到及时的补给,导致浓度下降,光合速率较低,C错误;
D、人工补充光照可以延长光照时间,施用农家肥可以利用微生物分解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这些都可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D正确.
故选:C.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对该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图中,A点为无光照时CO2的吸收量,即没有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光照强度没有影响.故A错误.
B、乙图测的是不同O2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即在不同O2浓度下呼吸作用的方式(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所以不能在光照下进行,否则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影响结果.故B错误.
C、图丙中,若大棚内温度始终处于37.5℃的恒温,此交点处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每日光照12h,有机物的积累为0,而黑暗12h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植物干重将减少.故C正确.
D、大棚蔬菜在种植时,白天应在较大光照强度下,以增强光合作用,因此白天应控制光照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应在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时,即图丙中的25℃时最好.故D错误.
故选:C.
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曲线图中显示的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温度和光照强度,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A错误;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15℃和25℃的环境中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两温度下呼吸速率不等,所以两温度环境中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不同,B错误;
C、图示曲线可以看出,15℃与5℃时的呼吸速率相等,25℃时稍高,35℃时最高,没有降低,C错误;
D、曲线表示15℃、光照强度为4时净光合速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所以较弱光照的环境中该植物可快速生长,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