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相同容积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开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进而导致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A正确;
B、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说明甲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量较高,故甲叶片的呼吸强度可能比乙低,B正确;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说明甲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量较高,在该时间段内甲叶片的积累有机物一定比乙高,C错误;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说明甲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量较高,故甲固定CO2的能力可能较乙低,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相对变化.对植物生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光照强度为a时,只有CO2的释放,并且氧气的产生总量为0,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故A错误;
B、光照强度为b时,有CO2的释放,说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故B错误;
C、光照强度为c时,氧气的产生总量等于a时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C错误;
D、光照强度为d时,实际光合速率就是图中的氧气的产生总量8,即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总量为8,而呼吸作用产生6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因此光合作用从环境中吸收2单位CO2,故D正确.
故选:D.
在一定时间内,同一株绿色植物在哪种光的照射下放出的氧气最多(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在一定时间内,同一株绿色植物在红光和蓝紫光的照射下放出的氧气最多.
故选:B.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如图表示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为0,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增加直至不变,所以图中曲线的起点应该从0开始,A错误;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应该是2n→4n→2n,B错误;
C、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不断增加,C错误;
D、光合速率与CO2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CO2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其中曲线与横坐标交点处表示二氧化碳的补偿点,D正确.
故选:D.
某科研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作了如下研究.请据图回答.
(1)上表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所做的实验.据图表可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______.
(2)下表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条件下,测得一定大小的新鲜天竺葵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数据为相对值),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①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②仔细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在______条件下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
③图中数据反映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______.其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
④图中数据分析,如果用此表的条件贮藏蔬菜,则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是______,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图表可知,实验的操作对象是天竺葵,自变量是植物的部位(叶、根)、光质(红光、黄光),所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还应采取的措施是遮光(黑暗状态)措施.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在10℃、1.0%条件下的数据为53.7,该数据比左侧和右侧数据均高,可能是错误的.
③表中数据反映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表中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基本不变,表明植物的呼吸强度保持相对稳定.其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在蔬菜储藏时,要求蔬菜的呼吸速率最低,即有机物消耗最少,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是温度为3℃、氧含量为3%.此条件下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还进行较弱的有氧呼吸,因此细胞内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
(1)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遮光(黑暗状态) 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②10℃、1.0%
③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温度为3℃、氧含量为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解:(1)据图表可知,实验的操作对象是天竺葵,自变量是植物的部位(叶、根)、光质(红光、黄光),所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还应采取的措施是遮光(黑暗状态)措施.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在10℃、1.0%条件下的数据为53.7,该数据比左侧和右侧数据均高,可能是错误的.
③表中数据反映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表中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基本不变,表明植物的呼吸强度保持相对稳定.其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在蔬菜储藏时,要求蔬菜的呼吸速率最低,即有机物消耗最少,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是温度为3℃、氧含量为3%.此条件下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还进行较弱的有氧呼吸,因此细胞内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
(1)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遮光(黑暗状态) 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②10℃、1.0%
③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温度为3℃、氧含量为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