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选出干旱沙漠地区理想的防风抗沙树种,科学家研究了沙柳、黄柳和杞柳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气孔导度日变化,结果如下.(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在图1所示的时间段内,三种柳树都在______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2)三种柳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12:00左右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由图2推测主要原因是此时______小,直接导致叶片吸收CO2减少,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若要证明上述推测成立,还需要测量细胞间隙CO2的浓度和田间CO2的浓度,只有当净光合速率和细胞间隙CO2浓度变化趋势______,且两者______,同时的值______ 时,才可认为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导度减小引起的.

正确答案

解:(1)据图1分析:纵轴表示净光合速率,只有净光合速率大于0,就一直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经过白天的光合作用,三种柳树都在18:00时有机物积累最多,而18:00之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将会小于0.

(2)三种柳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12:00左右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说明在12:00左右由于蒸腾作用过强,大部分气孔关闭,导致气孔导度变小,直接导致叶片吸收CO2减少,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从而降低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随着下降.叶片吸收CO2减少,细胞间隙CO2浓度会随着下降,而田间CO2的浓度由于被光合作用吸收速率下降,又不断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故田间CO2的浓度增加,故的值下降.

故答案为:

(1)18:00

(2)气孔导度         暗(碳)反应     相同      同时减小     减小

解析

解:(1)据图1分析:纵轴表示净光合速率,只有净光合速率大于0,就一直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经过白天的光合作用,三种柳树都在18:00时有机物积累最多,而18:00之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将会小于0.

(2)三种柳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12:00左右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说明在12:00左右由于蒸腾作用过强,大部分气孔关闭,导致气孔导度变小,直接导致叶片吸收CO2减少,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从而降低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随着下降.叶片吸收CO2减少,细胞间隙CO2浓度会随着下降,而田间CO2的浓度由于被光合作用吸收速率下降,又不断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故田间CO2的浓度增加,故的值下降.

故答案为:

(1)18:00

(2)气孔导度         暗(碳)反应     相同      同时减小     减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利用人工气候室、CO2测定仪等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如图甲、乙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甲图结果可知,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科研小组进行甲实验过程中测定光合速率每天选定8:30-11:30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有______

(3)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该装置需要在____________等条件下进行.

(4)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5)从上述实验分析,若想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正确答案

解:(1)从甲图结果可知,自变量是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因变量是水稻光合速率(可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故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2)科研小组进行甲实验过程中测定光合速率每天选定8:30-11:30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控制光照强度、温度等无关变量,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有每一处理种植10盆(重复实验).

(3)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该装置需要在黑暗、施氮量相同等条件下进行.

(4)据乙图分析可知,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或光合作用CO2吸收量等于呼吸作用CO2产生量).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更耐高温(或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5)从上述实验分析,若想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CO2,适当施用氮肥、控制好温度等.

故答案为:

(1)探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2)光照强度           温度          每一处理种植10盆(重复实验)

(3)黑暗            施氮量相同

(4)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或光合作用CO2吸收量等于呼吸作用CO2产生量)                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更耐高温(或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5)适当增加CO2,适当施用氮肥、控制好温度等

解析

解:(1)从甲图结果可知,自变量是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因变量是水稻光合速率(可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故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2)科研小组进行甲实验过程中测定光合速率每天选定8:30-11:30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控制光照强度、温度等无关变量,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有每一处理种植10盆(重复实验).

(3)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该装置需要在黑暗、施氮量相同等条件下进行.

(4)据乙图分析可知,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或光合作用CO2吸收量等于呼吸作用CO2产生量).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更耐高温(或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5)从上述实验分析,若想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CO2,适当施用氮肥、控制好温度等.

故答案为:

(1)探究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2)光照强度           温度          每一处理种植10盆(重复实验)

(3)黑暗            施氮量相同

(4)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或光合作用CO2吸收量等于呼吸作用CO2产生量)                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更耐高温(或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5)适当增加CO2,适当施用氮肥、控制好温度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溶液内产生的CO3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叶片浮出水面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产生的气体(氧气)存在于细胞间隙中,然后附着在叶面上,使得叶片浮在水面上,A错误、B正确;

C、溶液内不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供给了光合作用,所以不会释放二氧化碳,C错误;

D、NaHCO3溶液的作用保持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1、图2.芥兰的CO2利用过程如图3,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芦荟白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______,原因是______

(2)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和芥兰细胞中C3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

(3)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______.在温室中,如果保持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芥兰的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某作物A、B两个品种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量,以及黑暗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4)若环境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积累的葡萄糖比B品种多______mg/m2.(相对原子量:C1-2,O-16,H-1)

(5)如图1是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到的CO2的吸收速率【单位(mgCO2/l00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8时,25℃与15℃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_____(mgCO2/l00cm2叶•小时).

(6)请在答题纸图2中绘出(4)题中该小麦植株在5℃~35℃条件下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不考虑光

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1)白天有光照,能进行光反应合成ATP和NADPH,可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CO2可来源于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2)白天芦荟不利用空气中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对其没有影响,而芥兰白天利用空气中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C3含量下降.

(3)由于白天气孔关闭,可保护植物减少水分散失,因此芦荟生活环境是炎热干旱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温室中,温度适宜,因此如果保持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芥兰的光合速率,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若环境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115×14-70×10=910mmol/m2,B品种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85.4×14-38.6×10=809.6/m2,因此A品种吸收的二氧化碳比B品种多100.4mmol/m2,折合成葡萄糖为16.73mmol/m2,则葡萄糖质量=16.73×180=3012mg/m2

(5)图中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为8时,25℃与15℃时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是25℃时呼吸作用强,比15℃多释放1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因此25℃与15℃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1(mgCO2/l00cm2叶•小时).

(6)图中的纵坐标上的数值代表每个温度下的呼吸作用强度,按照图中数据作图即可.

故答案为:

(1)能    有光照,又有苹果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提供的二氧化碳

(2)芦荟基本不变   芥兰下降

(3)炎热干旱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3012mg/m2

(5)1

(6)如图所示均给分

解析

解:(1)白天有光照,能进行光反应合成ATP和NADPH,可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CO2可来源于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2)白天芦荟不利用空气中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环境中CO2浓度降低对其没有影响,而芥兰白天利用空气中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C3含量下降.

(3)由于白天气孔关闭,可保护植物减少水分散失,因此芦荟生活环境是炎热干旱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温室中,温度适宜,因此如果保持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芥兰的光合速率,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若环境中的CO2浓度保持在CO2饱和点,先光照14小时,再黑暗10小时,则一天中A品种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115×14-70×10=910mmol/m2,B品种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85.4×14-38.6×10=809.6/m2,因此A品种吸收的二氧化碳比B品种多100.4mmol/m2,折合成葡萄糖为16.73mmol/m2,则葡萄糖质量=16.73×180=3012mg/m2

(5)图中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为8时,25℃与15℃时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是25℃时呼吸作用强,比15℃多释放1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因此25℃与15℃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1(mgCO2/l00cm2叶•小时).

(6)图中的纵坐标上的数值代表每个温度下的呼吸作用强度,按照图中数据作图即可.

故答案为:

(1)能    有光照,又有苹果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提供的二氧化碳

(2)芦荟基本不变   芥兰下降

(3)炎热干旱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3012mg/m2

(5)1

(6)如图所示均给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减弱,C5含量将增加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

C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

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B植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减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由三碳化合物形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而短期内CO2的固定照常进行,C5含量将减少,A错误;

B、图中看出,B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B正确;

C、25min以后,密闭小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均保持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表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等于其细胞呼吸速率,C错误;

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小室内的二氧化碳减少量相等(均为1.6-0.8=0.8),说明两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相等,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