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在下列四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①0.10% CO2,30℃;②0.10% CO2,20℃;③0.03% CO2,30℃;④0.03% CO2,20℃.如图曲线分别表示了①~④实验的结果,下列对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从实验设置看出,实验1和实验2仅温度不同,而实验2更快达到光饱和点,说明温度是实验2的主要限制因素.
实验3和实验4虽然温度不同,但是两条曲线重合,说明温度不是主要限制因素;而实验4与实验比较,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图中看出实验2的光饱和点高于实验4,因此限制实验4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0.03%CO2.
曲线中看出,P点四条曲线均重合,说明不同温度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影响不大,而随着光强度的升高光合速率升高,因此对P点的光合作用速率限制的因素时光强度.
故选:D.
水生植物生长时要进行光合作用,请用下列简易装置来测量黑藻的光合作用强度(以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量表示).
实验材料和用具:带单孔塞的玻璃瓶,量筒,0.1%的NaHCO3溶液,新鲜黑藻,大烧杯,乳胶管,U形玻璃细管(有刻度),温度计,沸水,清水等.
(1)本实验的装置里缺少______,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添加______可以得到解决.
(2)某同学利用此装置研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Ⅰ.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上述装置,编号甲、乙.甲、乙两瓶内加入的______完全相同.连接好导管和U形管后,调节U形管的液面高度至______固定刻度.
②将甲装置安放在大烧杯中,用______和清水勾兑至预设温度.乙装置作为对照组安放在装有______自然温度的大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装置放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开始计时.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根据实验结果,比较在这段时间内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
Ⅱ.实验目的:研究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装置中,实验材料黑藻置于清水中,而水中的CO2含量较低,抑制了光合速率,生物实验中常用饱和的NaHCO3溶液充当CO2缓冲液,本题提供了0.1%的NaHCO3溶液.
(2)根据第②步的设置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此时黑藻的生理状态和数量、光照、CO2浓度、水量等均为无关变量.实验的观察因变量仍然为单位时间内甲乙的U形玻璃管两边的液面差,因此可以比较液面差来比较在这段时间内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
故答案为:
(1)CO2 0.1%的NaHCO3溶液
(2)Ⅰ①黑藻量、0.1%的NaHCO3溶液量
②一定量的沸水 等量清水
④甲乙的U形玻璃管两边的液面差(下降和上升的高度)
Ⅱ.温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解析
解:(1)实验装置中,实验材料黑藻置于清水中,而水中的CO2含量较低,抑制了光合速率,生物实验中常用饱和的NaHCO3溶液充当CO2缓冲液,本题提供了0.1%的NaHCO3溶液.
(2)根据第②步的设置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此时黑藻的生理状态和数量、光照、CO2浓度、水量等均为无关变量.实验的观察因变量仍然为单位时间内甲乙的U形玻璃管两边的液面差,因此可以比较液面差来比较在这段时间内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
故答案为:
(1)CO2 0.1%的NaHCO3溶液
(2)Ⅰ①黑藻量、0.1%的NaHCO3溶液量
②一定量的沸水 等量清水
④甲乙的U形玻璃管两边的液面差(下降和上升的高度)
Ⅱ.温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某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根据图1结果推测,如果将A、B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在一个密闭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的是______.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此点两曲线相交),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_,原因是______.
(3)实验二中,光照强度为a klx时,A植物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B植株产生的O2的去路有______.
(4)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______,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空气中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植物的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由于B能适应更低浓度的CO2,所以B能在密闭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
(2)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而图中10min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相等,说明净光合作用量相等,因此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少.
(3)光照强度为aklx时,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此时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供线粒体利用,用于有氧呼吸.
(4)由于A植物的呼吸作用为1,B植物的呼吸作用为2,而X大于a小于b,在这个光照范围内,A植物白天时的最小净光合是在光照为a时净值为1,能满足于晚上的消耗;而B植物的白天的最大净光合计光照强度为b是为2,此时刚满足晚上的消耗,由于光照小于b点,所以B植物干重会降低.
故答案为:
(1)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B
(2)少 A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使A固定的CO2少(
(3)线粒体 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进入线粒体(供呼吸作用)
(4)增加 减少
解析
解:(1)空气中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植物的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由于B能适应更低浓度的CO2,所以B能在密闭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
(2)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而图中10min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相等,说明净光合作用量相等,因此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少.
(3)光照强度为aklx时,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此时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O2供线粒体利用,用于有氧呼吸.
(4)由于A植物的呼吸作用为1,B植物的呼吸作用为2,而X大于a小于b,在这个光照范围内,A植物白天时的最小净光合是在光照为a时净值为1,能满足于晚上的消耗;而B植物的白天的最大净光合计光照强度为b是为2,此时刚满足晚上的消耗,由于光照小于b点,所以B植物干重会降低.
故答案为:
(1)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B
(2)少 A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使A固定的CO2少(
(3)线粒体 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进入线粒体(供呼吸作用)
(4)增加 减少
如图是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解,甲图是不同氧气浓度下测得种子细胞吸收氧气和释放CO2情况,乙图是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绿色植物吸收CO2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A错误;
B、甲图中氧气浓度为b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故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正确;
C、乙图中a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
D、乙图中b点光合作用净固定CO2的量为12单位,呼吸作用消耗的CO2的量为4单位,故光合作用实际固定CO2的量为16单位,D错误.
故选:B.
某科研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作了如下研究.请据图回答.
表1
(1)表1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所做的实验.据图表可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______.
(2)表2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条件下,测得一定大小的新鲜天竺葵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2中数据为相对值),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
①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②仔细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在______条件下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
③表中数据反映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______.其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
④表中数据分析,如果用此表的条件贮藏蔬菜,则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是______,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图表可知,实验的操作对象是天竺葵,自变量是植物的部位(叶、根)、光质(红光、黄光),所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还应采取的措施是遮光(黑暗状态)措施.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在10℃、1.0%条件下的数据为53.7,该数据比左侧和右侧数据均高,可能是错误的.
③表中数据反映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表中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基本不变,表明植物的呼吸强度保持相对稳定.其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在蔬菜储藏时,要求蔬菜的呼吸速率最低,即有机物消耗最少,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是温度为3℃、氧含量为3%.此条件下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还进行较弱的有氧呼吸,因此细胞内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
(1)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遮光(黑暗状态) 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②10℃、1.0%
③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温度为3℃、氧含量为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解:(1)据图表可知,实验的操作对象是天竺葵,自变量是植物的部位(叶、根)、光质(红光、黄光),所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还应采取的措施是遮光(黑暗状态)措施.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在10℃、1.0%条件下的数据为53.7,该数据比左侧和右侧数据均高,可能是错误的.
③表中数据反映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表中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基本不变,表明植物的呼吸强度保持相对稳定.其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在蔬菜储藏时,要求蔬菜的呼吸速率最低,即有机物消耗最少,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是温度为3℃、氧含量为3%.此条件下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还进行较弱的有氧呼吸,因此细胞内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
(1)光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①遮光(黑暗状态) 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②10℃、1.0%
③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④温度为3℃、氧含量为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